襄阳巧做“加减法” 助力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今年以来,襄阳巧做财税“加减法”,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搭建对接平台,纾解企业资金困难,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创业“扶一把”;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不断加码,为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再“送一程”。中小微企业已逐渐成长为地方经济后疫情时期下活跃的动力因子。
一、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做好融资“加法”,为企业筹集资金
一是推广财智服务平台。以提高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突破口,在襄阳自贸片区试点通过代理记账技术创新与普惠金融相衔接,为小微企业打造高质量的“小账本”,探索出一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新路子。自实施以来,企业代账服务价格由原来的6000元/年减少到3600元/年,仅此一项为平台已签约企业节约财务成本3900万元/年。同时,大幅降低小微企业申请贷款难度,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截至5月底,财智服务平台已帮助所服务的出口小微企业通过一站式数字化金融服务,从银行获得线上融资贷款100万元。二是担保增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2019年襄阳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奖励资金4000万元已及时拨付至市融资担保集团,用于进一步壮大担保实力。市担保集团通过主动减免担保费、续保、调整担保周期等方式,已累计为全市24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3亿元,累计减免担保费112.88万元;目前在保余额达18亿元,惠及企业近500家。三是全面落实财政贴息。建立市县(区)财政联动机制,主动对接企业、解释政策、协助申报财政补贴。截至5月底,襄阳市157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申报专项再贷款29.4亿元,已落地贷款金额20.03亿元,正在申报中央财政贴息,预计可为全市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120万元。
二、兑现恵企政策,做好税费“减法”,助企业轻装前行
一是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梳理中央、省、市减税降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落实落细具体措施,确保企业、个人应享尽享。截至5月底,全市已按时足额拨付养老、医保、工伤等各类社保基金35.5亿元;落实社保费减、免、缓政策预计可降低企业成本13.28亿元。二是降低地方金融服务收益。政府性平台管理的过桥基金免收受疫情影响而逾期的企业滞纳金135万元;通过免除基金固定收益和降低收益率等预计可为企业降低成本5400万元。三是补贴企业稳岗就业。加大稳岗返还力度,降低返还条件,提高返还比例;延长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时限。截至5月底,市本级已落实稳岗返还失业保险补贴资金7535万元,促进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四是减免租金。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减免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场地)租金的通知》,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免收3个月租金,再减半征收6个月房租,行政事业及国有企业资产预计减少房租1.28亿元,惠及102家中小微企业、750家个体工商户。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