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咸宁市算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本账,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一是算规划账,打造“高标准”格局。按照优先项目区、优先功能区、优先连片区原则,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水系、村庄等外部条件,对项目区排灌、交通、林网等工程进行合理布局,对水、田、林、路等田间工程和桥、涵、闸、站等配套设施精心设计,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规划,系统出台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保护区划定,打造“六带六园六区”格局。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25万亩,水稻一种两收面积达10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可实现粮食年增产90多公斤,增收约150元,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工,面积有望增收约1863万元。

  二是算科技账,降低“生产性”成本。坚持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以智能终端配肥网点为核心,大力实施“精准施肥”惠民工程,推广“营养套餐施肥”技术模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区,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到8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0%。2016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面积达到486.8万亩,示范区化肥施用量降低3.5%,每亩节约本增效40元,每年可节约成本5000多万元。

  三是算整合账,破解“碎片化”难题。采取“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模式和“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办法,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按照规范流程,创新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资金、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4.26亿元,集中投入项目区,统一规划,统一招投标,统一资金拨付,确保工程有序推进,提高使用效率。今年3月,在全省82个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考评中,嘉鱼县、崇阳县、赤壁市分别排名10、17、24位。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