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财政这五年 交出靓丽成绩单
五年一个刻度,黄冈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五年一个跨越,黄冈又将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翻开黄冈财政五年成绩单:
过去五年,黄冈财政收入的钱袋子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量质齐增。2011年,这个钱袋子装进了51.6亿元,到了今年,钱袋子里的钱更多了,粗略估算下来,全年装满121.6亿元应该没有问题,年均增长18.9%,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 预计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6%,比2011年62.6%提高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比重提高,一方面表明我市税源基础扎实、法治化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与行政权力相关的非税收入占比较低,企业和居民负担持续减轻。
这些钱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提供强劲动能。 五年来,全市争取到各类经济建设资金预计达250亿元,重点投向交通港航、土地整理、中小河流治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新兴产业等领域,有效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 积极服务重大项目:争取1 亿美元亚行贷款项目落户黄冈,累计筹集资金(包含地方政府债券)130亿元,推进了黄鄂高速、黄冈长江大桥、黄冈至武汉城际铁路、麻武高速、麻阳高速、遗爱湖公园、黄冈大道、市区一体开发、白潭湖片区、武汉经开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科学规范运作产业发展基金12.7亿元和各类调度资金累计84.76亿元,支持了优势产业发展;注资1.97亿元组建政府控股的“黄冈市金财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累计为企业融资担保15亿元;注入资金8000万元,与中行、工行、农行、建行、招商5家银行合作,预计向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1亿元;注资2000万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推进“千企联百校”等市校合作项目和大学生实习实训。 此外,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五减”,行政审批事项由368项减为168项,行政性收费由44项减为13项,取消涉企收费49项,营造了更优的发展环境。 钱袋子鼓了,咱们百姓也从中受益。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政策出台最多、资金投入最大、事业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2016年,全市“三农”、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预计395亿元,超过预计总支出的5\6,预计超过2011年的2倍。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三农事业发展的考试中,黄冈财政也有突出表现。黄州中学、东坡小学完工开学。社会保障、支持就业、住房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实现了社保、五保、低保、医保、养老全覆盖。重点支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三馆”免费开放和乡村文化站点、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建设,市区老年大学、博物馆、黄梅戏大剧院、中职园、体育中心等五大社会项目顺利推进,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预计106.9亿元,投入精准扶贫预计57亿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