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鹤高速、黔张常铁路建设正酣;恩黔高速全线通车;恩施火车站开行列车100趟……铁路、高速交错的恩施,打通了恩施通往全国各地的“大动脉”。
如今,全州2494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客车”,镇村之间的“毛细血管”再也拖不住恩施发展的“后腿”。
11月23日,平均海拔1300米的偏远山村——宣恩沙道沟镇二坪村迎来了一辆9座小客车,预示着我州农村出行的“最后几公里”被打通,“行路难”已成历史。
道路畅通了,客车开到了百姓家,百姓出行便利了,心也顺了。
铆足劲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腹地,全境山区,地形复杂,崇岭绵延,河谷纵横。今年2月,全州共建成16969公里农村公路,但有近6000公里特别危险路段未配套完善安保工程,423公里通往行政村的农村干线公路未“硬化”
,1072个行政村未开通客车,加之部分行政村山高路远、地处偏僻、人口分散,通车率只有57%。
“今年,全州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要实现村村通客车,是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目前,全州已通客车行政村累计为2494个。截至11月底,各县市均提前完成100%行政村通客车目标。全州“村村通客车”累计完成路基加宽4472.7公里,增设错车道13120个,完善安保工程5765.5公里,改造危桥144座,建成乡镇客运站3个,维修新建候车亭1700余个,新增农村客车1141辆、通客车行政村1072个。
从看似不可能完成到提前实现“全覆盖”,这是如何实现的?
州委、州政府将“村村通客车”纳入2015年“十大民生工程”,两次召开现场推进会进行部署督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现场督导并作出批示、指示。
州交通运输局每月都会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村村通客车”工作,会同州政府督查室深入县市开展“村村通客车”专项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直接发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各县市均将“村村通客车”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安监、发改、财政、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各乡镇积极作为,全力推进。
利川市采取一次性建设、3年付款等方式安排财政资金1.4亿元,用于农村公路配套完善安保工程;咸丰县财政一口气拿出599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村通客车”工作;宣恩县选取通客车难度最大的50个重点村,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每个村由一名县领导全面负责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客车开通运营等工作;巴东县对农村客运企业每开通一个村奖励5000元,对每辆通村客车的检测、卫星定位安装、同一颜色标识三项共补贴4970元,对乡镇客运站每年补贴6万元。该县交通局副局长宋建国由于劳累过度,病倒在床。3月,该县领导将“村村通客车”交到他手中,他每天带着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勘探线路,设计方案,却无暇照顾突发脑瘤、并做了手术的爱人。
利川市建南镇高祥村村支书梁远权和兄弟捐资投劳建设通村公路,村民出土地,他们开着挖机义务将路挖到村民家门口,而这部分支出都是兄弟俩曾在广东打工和回利川包工程所得。
看似不可能完成到提前实现“全覆盖”的奇迹就这样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