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岭湾美丽乡村建设二、三事——京山县孙桥镇沙岭湾村美丽乡村建设案例
在京山县惠亭湖西岸,孙桥镇之南,有一个2013年被命名为全省美丽乡村的地方沙岭湾村,依仗独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一群现代农民唱着《追梦沙湾》的村歌,谋规划,兴产业,筹资金,其创建美丽乡村的成功经验全县推广。
谋 规 划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精准发力村庄总体规划是起点。村“两委”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以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为理念,以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乡村为目标,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召开专题村民议事会议,走访村产业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开展调研,形成共识,明确目标后,2008年请武汉市中南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历时半年,拿出了6个规划,即:村域经济体系规划、建筑风貌改造规划、居民点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绘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图、绿化景观规划图、居民点规划图、公共设施规划图、居民点效果图、休闲会所设计图、休闲农业效果图、生态休闲区图等系列图纸,从而锁定了全部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工作目标,从2010年—2020年按年度分步实施。
筹 资 金
村级规划设计完成后,筹集资金是关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转型升级后,沙岭湾村被确定为上报省综改办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两委”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惠农政策为平台,动员群众参与,共聚集1025.6万元资金投入“五化”建设,为了宣传动员群众,村支部书记祝吉波组织创作了《追梦沙岭湾》村歌,用音乐点燃了一湾人建设美丽家园的激情。全村1488人,不分男女老幼,齐心协力投身美丽乡村建设。77岁的老婆婆,响应村里的统一规划,主动拿出全部积蓄,硬化禾场,美化房前屋后。县综改办三年来按年度拨付美丽乡村专项资金350万元,发挥了火车头拉动作用。
兴 产 业
兴办产业是强村富民的支撑点。该村发挥滨临惠亭湖地利,一是发展桥米种植业。投资300万元,沿大冲大畈建设3947亩桥米产业区。沟渠硬化,建立完整的灌溉系统,使用有机肥,生产优质绿色桥米。二是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以益民和桥乡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建立苗圃基地5000亩,发展花卉苗木基地2300亩。合作社采取机械化操作,规模化经营,抱团闯市场,主要种植对节白蜡、红叶石楠、紫薇、桂花、茶树等名贵树种。目前已形成4个产业园,拥有技术人员12名,专业营销员20名。形成了绿色产业集群。三是发展水产养殖业。鼓励村民利用低洼地,沿惠亭湖建设精养鱼池,80户自发组建鱼旺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水面由750亩扩大到1200亩,实现无公害养殖。2014年产鱼1200吨,产值840万元,纯收入430万元。今年合作社投资200万元,扩建养殖水面1000亩。四是发展乡村旅游。引进旅游企业,在村口建设10亩旅游餐饮娱乐服务区,接待150人的餐厅,800平米的棋牌区(150平米落成投入使用),整合旅游资源,建立瓜果采摘区、休闲农业观光区、野外垂钓区、密林观鸟区、赏花区等景点。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