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保康县财政局五措施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常态化

  一是制度建设常态化。先后印发《保康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施细则》《保康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细则》、《保康县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各环节制度建设全覆盖,确保了村级财务管理按制度规范执行。

  二是定期培训常态化。自2010年以来,坚持对村级财务人员实行常态化培训制度,每年度培训村级财务业务知识不低于15个学时。同时从2011年开始,向各村发放《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等村级财务管理书籍,便于村级财务人员自学和掌握相关知识和依据。

  三是检查指导常态化。一方面,在对乡镇财政的年度考核中,将村级财务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考核时实行随机抽查方式,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详细整改和完善意见并督办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所“三资服务中心”对支出实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对村级财务实行“按季公开公示”的硬性规定,并按照“一年两次抽查”要求对村级财务实行抽查巡查。

  四是审计监督常态化。严格执行村级预决算制度和村干部离任审计、责任审计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在村两委普遍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认真落实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和换届审计,坚持对村级基础项目建设、土地补偿、专项资金实行重点审计,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审计。坚持综合招投标制度,对标的额在30万元以上的一律到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或招投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坚持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直达承建单位,严禁划转到村再由村支付的现象发生。

  五是债务防控常态化。把村级项目建设作为债务防控的前沿阵地,严把项目建设审批关口,积极引导村集体根据实际投入能力申报项目建设,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一方面根据专项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整合同类资金,集中投入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在村级项目建设审批过程中,将项目建设匹配资金来源保障作为批准建设的条件之一,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申报的项目能及时推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