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湖北省钟祥市财政局把法治财政建设作为统领全局工作的龙头,将法治财政建设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有效地提升了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法治意识。该局把抓法治财政建设与抓收入任务完成、抓支出管理绩效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法治建设引领全局工作、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将法治财政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新财政职业道德文化,强化“只有服务、没有权力”的财政工作理念,加强全市财政系统法治培训,邀请市纪委、市检察院领导举办讲座,提升财政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坚持每周四下午开展机关政治理论学习,组织财政干部业务能力提升班,进行定期业务知识培训。
二是狠抓机制完善 。 按照“将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要求,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先后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了15个大类、60多项相关制度规定、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在工作机制上突出程序性,建立健全预算编制,资金拨付、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完备的内部制约机制和严格的程序保障机制,防治并举,建立资金运作的内控机制,重点对敏感岗位和重要部门的监控。专项资金拨付严格点对点支付,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单位申请—主管单位审核—项目申报单位会审—财政绩效管理部门问效核拨的顺序拨付项目资金,规范项目资金的拨付流程,确保全市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利用网络的辐射优势宣传财经法律知识。在《今日钟祥》等平面媒体开辟“财政法制宣传专栏”面向广大市民,紧跟时代步点宣传财税法律法规。在 “12.4”法制宣传日,走上街头、贴近群众,通过散发传单、设立咨询台等形式进行财政法治宣传。 组织参加全国“六五”普法法规知识竞赛,财政系统参赛率达100%,全市各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参赛率达90%以上。积极组织参加全市法律知识竞赛,全系统参与率达100%。
四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在部门预算改革中,实行全口径部门预算和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财政预算编制体系;严格实行财政综合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把部门和乡镇的所有收支项目全部纳入编制范围,编制到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科目,增强预算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严格执行预算,严禁擅自变更调整,切实提高财政预算的执行力,维护财政预算的严肃性。
五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改革财政投入机制,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投入,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研究制定了《钟祥市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钟祥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多项配套制度,强化“三公经费”监管;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培植后续财源;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六是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利用钟祥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财政网、财政公示栏,主动公开财政执法权限、办事依据、办理程序、办结时限等信息,方便群众和预算单位办事,积极构建“阳光财政”;不断扩大公开领域,推行财政预算、决算公开,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开展财政工作交流,提高预算管理和财政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七是完善财政监督管理。出台了《钟祥市财政局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实施办法》,明确了职能科室的监督职责,强化了职能科室对各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规范财政监管;建立健全财政内查内审制度,定期对所属单位进行内查内审,切实加强内部监管;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科学依法理财水平。着力构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全程监督与环节监督相结合、制度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的财政“大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