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宜昌市夷陵区上半年财政工作凸显六大特点

今年以来,宜昌市夷陵区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统筹城乡、转型升级”,坚持科学理财、提质增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财政职能,稳步推进财政改革,顺利实现了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双过半”。上半年财政工作呈现“六增”态势:

一、财政收入稳健增长。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措施;坚持依法治税,加强收入征管;强化进度考核,严格奖惩措施。上半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41亿元,占预算的51.2%,同比增长4.8%,总量居宜昌市首位;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94亿元,占预算的53%,同比增长20.2%,总量居宜昌市第二,其中税收占比69.8%

二、服务转型发展增力。一是全力保障园区建设。投入1.98亿元,支持工业园区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为园区26个项目拨付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2.29亿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为企业筹措生产调度资金2.11亿元,拨付搭桥资金、技改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0.86亿元,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了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整合16个部门的5.91亿元资金,围绕小鸦路城乡统筹示范带、扶贫攻坚、产业发展、林业生态示范区、太花旅游景观路等五大重点实施62个项目。

三、公共财政普惠增多。上半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65亿元,占预算59.4%,同比增长20.3%。其中民生类支出14.43亿元,占比63%。一是严控一般支出。出台了外出学习考察费、会议费等行政经费管理办法,完善“三公”经费月报制,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全区“三公”经费、会议费支出同比下降39%32%。二是保障重点支出。对“十件民生实事”、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涉及财政部门的事项,制定了责任分解方案,在统筹安排好各类财政资金的基础上,集中财力保障资金需要,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全区重点项目的建设。三是坚持改善民生。着力建立健全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保障机制,推进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四、财政管理绩效增强。一是完善全口径财政预算的编制工作,实现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同步布置、同步编制、统一报告和统一批复。二是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预算结算评审,完成投资评审项目114个,评审投资11.35亿元,审减资金0.84亿元;完成政府采购总额5.99亿元,节支率7.3%。三是严格执行《夷陵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规范全区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和风险控制,偿还债务1.17亿元。四是全面推行预算公开工作,1.07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在“双公开网”公开,47个部门234个预算单位完成了2014年部门预算公开。

五、乡镇财政工作增效。一是服务发展有为。上半年13个乡镇(含试验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3亿元,占全区的40.9%,占预算的56.4%,同比增长30.5%,有效保障了乡镇机构运转、经济持续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有效改善,乡镇财政成为乡镇党委、政府施政的重要平台。二是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开展了“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月”活动,推行惠农补贴“一户见全组”公示制,全面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三是财政资金监管有力。扎实推进乡镇财政规范化创建,认真落实财政专管员制度,对财政补助类资金、项目建设资金、村级“三资”实施全过程监管,启动了开展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工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6个。四是改革创新有亮点。各乡镇财政所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财政财务管理办法。

六、财政系统形象增色。一是注重队伍建设。组织财政系统春季集训,完成了财政所班子成员选配,开展了第十五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二是注重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基层干部待遇保障;“面对面”回复群众“加强村级专项资金监管”等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优化财政资金拨付流程。三是注重活动开展。组织开展了“三万”、“三进五访”、“四心”工程、“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全力争创最佳满意机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