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当阳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抓六点”显绩效

当阳市是全国311家、全省20家中3家重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该市财政局和卫计局等部门采取“抓六点”的方法,认真贯彻上级医改政策,坚持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在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资源优化整合、支付方式改革及卫生信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绩效,先后得到省卫生厅和宜昌市政府等单位领导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县市”,支付方式改革的做法被新华社综合专报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大病保险的做法成为省委、省政府2013年“十件大事”代表县市。

一、以顶层设计为关键点,描绘改革新蓝图

机构体系健全。按照“三级联动、共担公益职责,社会参与、满足不同需求”的医改工作整体思路,围绕构建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制订了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通过开展纵向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重形式,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建立优质医疗资源流动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现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270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计生机构7个、民营医院1个、镇(处)卫生院10个。2013年末,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有在职职工2506人、离退休人员986人、乡村医生476人,累计从业人员4273人。

人才设备注重。3家公立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核定编制1312个(市人民医院962个、中医院208个、妇幼保健院142个),在原先核编1135个的基础上增加了177个,在岗1448人。编制床位1090张,实际开放990张。现有西门子1.5T核磁共振成像仪、医柯达直线加速器、飞利浦十六层螺旋CT等大中型设备670台件。

二、以取消药品加成为突破点,建立补偿新机制

联合改革。20129月,按照“医院收入不减少、患者负担不增加、基金风险可承担”的总体要求,取消了除中药饮片外的所有药品加成,以进价销售,同步在原有基础上将门诊、住院两项诊查费分别提高11/人次和33/床·日;市财政、卫生计生、人社、物价等部门出台了改革配套方案。

财政补亏。明确医保、新农合基金承担取消药品加成后提高的2项诊查费,不增加患者个人负担,亏损部分由市财政予以保障。改革以来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损失1799万元,提高2项诊查费增加收入1664万元(不包含单病种定额付费减少了住院诊查费317万元),两项相比亏损135万元。

付费创新。大力推进新农合、职工和居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控制、按床日付费、单病种付费、均值结算等多种混合式付费模式。2013年新农合参加人数350979人,到位资金13966万元,支出1279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004,其中职工59135人、居民73869人。职工医保到位资金10505万元,支出9590万元;居民医保到位资金3245万元,支出2084万元。

补偿分类。由财政购买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每年安排500万元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经费和政策性亏损的财政补贴,财政补助实际到位1300万元(2012800万元,2013500万元)。2013613日,市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市人民医院建设和发展专题办公会议,明确了10410万元的新外科楼建设和征地拆迁费用由政府从原长坂坡院区土地收益中解决;从2014年起,每年新增安排1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补助市人民医院公益性支出;明确了2013年底前建成双回路电源,所需资金从电力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中解决。

基药先用。3家市直公立医院2013年配备基本药物品规比率分别为(中药饮片除外)市医院51.3%、中医院45.7%、妇幼保健院50.9%,使用量占比分别为(中药饮片除外)市医院28.1%、中医院37%、妇幼保健院37.05%,配备和使用的药品均执行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采购平台上目录和价格。

三、以优化资源为着力点,明确发展新方向

资源整合。20126月底,市人民医院和长坂坡医院两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市人民医院,开放病床760张,在职职工1063人。市政府征收并无偿划拔土地近30亩用于市人民医院新建医疗业务用房。多方筹措资金近1亿元新建了总计3.5万平方米的外科住院楼、内科住院楼和医技行政后勤楼。拟投资8900万元、132.9万平方米的外科综合大楼建设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将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政府将原电力公司地块和建筑物整体无偿划拨给市中医院,以解决中医院建设土地问题。

民资引入。2013年下半年,将设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改制为首家民营非营利性精神病医院,享受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目前,改制后的精神病医院开放床位150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运行良好。

重点突出。每年安排医疗技术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培养市域内学科带头人。市人民医院以建设三级乙等医院、成为辐射宜(宜昌)荆(门)荆(州)的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重点发展烧伤整形科、外科、ICU(重症监护)、儿科、血液透析、肿瘤等专科;市中医院重点发展中风病、康复理疗等具有中医特色专科;市妇幼保健院侧重于发展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专科。目前,烧伤整形科、神经内科、ICU9个科室获宜昌市乙类重点专科,中风病、康复理疗科获省级重点专病专科。

四、以支付方式改革为平衡点,实施管理新路径

药控思路确定。积极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倒逼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合理定价与规范治疗相结合的管理新机制,提高了公立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综合控制降费。对市精神病院和10个镇(办事处)卫生院住院实行按床日付费、单病种定额付费和总额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对市直公立医院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例均费用和总额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实施9年来,共有 26163余名定额付费患者少支付住院费用3907余万元。

单病种费控制。自201331日在市人民医院开始实施265种单病种定额付费以后,单病种结算按ABC三组结算出院病人占总出院人次的44%,其中A组覆盖77%B组覆盖15%C组覆盖8%。执行单病种结算病种例均费用只有3996.86元,较实施前例均费减少了1210元,下降幅度23.24%。执行单病种结算的,医院有结余的病例占68%、承担超出定额标准费用病例占32%。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率明显下降,基本药物品规占有率已达51.3%、使用金额已达35%。平均住院天数仅9.5天,单病种定额付费患者住院天数现仅7.79天,手术病人术前天数缩短,如阑尾炎术前住院天数在实施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后,由例均2.07天下降至0.67天。实施单病种定额付费之后,医疗机构资金盈余比例基本合理。

五、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搭建运行新平台

信息建设提速。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纳入2012 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投入资金1600 多万元,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新农合管理、绩效考核、医院管理等5 大系统已全面启用,建成了以市卫生计生局为中心、覆盖市直7 家医疗卫生计生单位、1家民营医院、10 个镇(处)卫生院和145 个村卫生室,并延伸到11家宜昌市级和11家省级医疗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全部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被纳入省卫生计生委“十院三地”居民健康卡发行试点县(市),与湖北省农业银行当阳市支行合作,于20121220日成功举行了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成为全国第一个发行兼具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县市。20146月份拟发行10万张。

看病就医增速。大力推进市直公立医院与镇处卫生院纵向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开展适宜技术培训、接受卫生院医务人员免费进修学习、定期派驻专家带教等举措,加大对口帮扶力度,促进人员、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初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制度。2013年镇村二级医疗机构接待门诊病人121.83万人次,占全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的64.35%,住院1.74万人次,占全市新农合住院病人的38.74%。市直公立医院相继建立了HISLIS系统,实现挂号、就诊、划价缴费、取药、检验报告传输等“一条龙”服务,简化了就医流程,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参合农民在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实行网上转诊、网上审核、网上监管、即时结报,方便了农民群众。

医患冲突减速。20139月以来,借助“当阳市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电话回访扎实开展“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建立了与患者沟通的新渠道,改善了医患关系,群众满意率也由调查初期的不足85%稳步上升。市人民医院加大投入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扎实推进医院精细化和科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探索5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不合理用药的监测和治理,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医疗不良事件逐步减少,控制在1‰以内。

六、以人事分配改革为切入点,激发发展新活力

编制核定。市委编办对3家公立医院机构设置和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核编1312个,在原先核编1135个的基础上增加了177个。

用人改革。实行聘用全员、评聘分开的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人才引入。市委、市政府将高学历、高职称和紧缺专业卫生技术人才引进纳入“当阳市沮漳英才双百计划”,给予相应的经济、政治、生活等待遇。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32名,为引进的卫生人才预留了编制、提供了50套周转房等。

绩效激励。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工作数量和工作业绩为依据,以考核评价为手段的多元化的岗位分配激励制度,做到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逐步拉开分配档次,做到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享受什么待遇,薪随岗变,易岗易薪。20133家公立医院在职职工年人均收入43375元,是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人均收入35812元的1.21倍。(2012年人均收入40997元,2011年人均收入40371元)其中:档案工资19945元(基本工资加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工资23430元。奖励性绩效工资占职工收入的54%。个人最高收入为12万元,临床医生最低收入3.3万元;行政后勤人员最低1.7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