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郧西县财政部门为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七项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财政工作规范化管理。
一是建立股室人员上门服务机制。每月股室安排专人前往分管预算单位对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同事和各单位财务领导进行交流,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加强财政与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财政内部监督检查机制。为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内部审计的“免疫作用”,将内审工作与绩效管理挂钩。促进财政不断提高系统内部人员的业务水平,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把内部监督检查作为实现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转型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由检查型监督向控制型监督、服务型监督的转变。
三是建立专项资金追踪问效机制。对拨付数额较大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与分析,监督预算的执行,实行追踪问效管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以便更好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作用,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完善财政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加强干部培训力度,鼓励乡镇财政干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改善知识结构,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把乡镇财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结合实际,制定了《郧西县乡镇财政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同时制定了专业技术职称奖励机制。
五是建立财政管理例会工作机制。为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各乡财政所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各项职责,实行常态化管理,切实提高工作实效,加强相互学习交流,树立争先赶超意识,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上级部门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我县乡镇财政工作水平,制定了《郧西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例会制度》。
六是建立群众参与项目规划机制。申报土地治理项目前必须深入群众,加强沟通,听取意见。特别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上报前要到项目区征求农民意见,让大多数农民了解规划意图,争取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提高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从而减少项目实施过程的阻力。
七是建立工程实施督查例会机制。项目自开工建设起,每月定期召开由农发办、项目乡镇、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共同参加的月度例会。施工单位汇报施工进度及下月施工计划,监理人员通报本月计划完成情况、工程质量及存在的问题,项目乡镇结合项目实际配合农发办帮助协调解决施工矛盾,农发办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