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宜昌市财政着力促进水运口岸发展

 

宜昌市财政局进一步完善支持水运口岸发展的政策举措,放大财政资金引导效应,调动了港航企业积极性,加快了口岸物流业发展。一季度,在外贸出口持续走弱的情况下,宜昌市水运口岸物流业逆势而上,进出口货运总量51万吨,增长25.3%;集装箱吞吐量2.5万标箱,增长36%,其中始发班轮运载量1.34万标箱,增长78%,占总运载量的54%,运载市场提高了14个百分点。宜昌水运口岸已从挂靠港向长江基本港迈进,今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10万标箱。

一、主要做法:

去年9月,宜昌市财政局以水运口岸始发班轮奖励政策为样本,就奖励资金使用情况、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等实施预算绩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新的《宜昌水运口岸集装箱始发班轮专项奖励办法》。

一是提高奖励标准。下水宜昌至岳阳每个往返航班奖励5000元,至武汉1万元,至上海1.5万元,分别提高了2000元、5000元、8000元。

二是扩大奖励范围。新增对上水至万州、重庆始发航线的奖励,分别奖励5000元、1万元。

三是严格绩效考核。将班轮航线稳定及实载率与奖惩挂钩,由港务集团与船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要求本地货物承载量必须达到60%以上。

四是简化工作流程。简化了资金申报、审核和拨付程序。

二、主要成效:

一是水运能力增强。一季度船公司新增加始发班轮投放4艘,新引进武汉德来、万州港船务、荆州爱地等船(货)代公司7家,开行始发班轮90航次,同比增长30%,每周密度7.5班,达到了奖励政策的预期目标,保证了本地货物进出的舱位资源。

二是货物回流明显。始班轮密度增加,满足企业随时发货需要,出口企业为降低成本,弃陆路走水路,加大本地口岸货运量,出口箱量兴发增长64%,宜化增长了46%,宜都陶瓷增长25%,宜都银河罐头全部从荆州回流到宜昌口岸。枝江奥美计划从5月起自营出口全部回流到宜昌。

三是通关效率提升。从宜昌水运口岸发货,经武汉港中转到上海港,运转时间由14天缩短到7天左右,实现了货畅其流和江海联运的无缝对接。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