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量身定做“百亿斤粮食大市”财政措施
襄阳市作为全国10大夏粮主产区、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今年以来,市财政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引导作用,量身定做,扎实推进,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冲刺百亿斤粮食。
一是项目引领措施。制订进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落实措施,将老河口市、宜城市、南漳县进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行列,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财政资金投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向上争取,确保保康县尽快进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序列。制订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计划,对没有进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的项目县,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资金上有新突破,争取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扩大中低田改造面积和项目资金规模。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推进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重点开展山地建设用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田产出率。
二是水利保障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争取更多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建设资金,提高小农水项目建设质量标准,解决农田水利末级渠系“旱能灌,涝能排”问题,襄阳市小农水项目除市辖区外,各县(市)区都列入中央级或者省级重点小农水项目建设县。此项目建设实行竞争立项和项目建设末位淘汰制度。积极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项目效益,支持工程监管,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争取得到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更大支持。
三是资金奖补措施。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每年都有大幅度递增。将奖励资金向支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倾斜,发挥奖励资金的激励和推动作用;争取更多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组织协调机制、补贴资金发放机制和政策落实监管机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争取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逐级核实,审核汇总上报,补贴资金按时按标准发放;争取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及早行动,争取中央更多的资金补贴农户新购置农机具;争取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建设资金,做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备案入库工作,落实科技推广资金,支持全市粮食增产稳产目标实现。
四是监管问效措施。及时足额安排预算,制定工作方案,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资金投入到位,保障粮食生产需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堵塞管理漏洞,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财政资金。涉农补贴,采取公示制,继续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发放。健全财政资金跟踪问效机制,跟踪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益情况,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对涉及粮食生产的各项资金管理进行专项检查。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