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一事一议”解难题,“财政奖补”谱新篇--建始县高坪镇赤沙地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纪实

     

建始县高坪镇赤沙地村位于高坪镇西南方,村委会办公地距高店子集镇约8公里,境内平均海拨800m左右,山峦起伏,绿树环绕,青山重叠,全面硬化的柳(柳家铺)赤(赤沙地)公路,犹如姣龙盘踞蜿蜒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时高时低,时隐时现,所到之处,都为那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经是该村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全村到处都是紫色页岩分化形成的砂质土壤,“红砂坡”由此而出名。过去,这儿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唯一一条村级主干道也勉强只能通行三轮农用车,且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给村民出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由于地质结构疏松,每逢汛期便到处塌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分外突出。

2009年4月,该村10组村民杨本远,突发脑溢血疾病,由于公路不畅通,叫来的救护车只能在距他家2.5公里处等候,待乡里乡亲帮忙把病人抬上车赶到医院抢救时,宝贵时间已被浪费在赶路上,病人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因为路,原本健壮的村民就这样走了,如果公路畅通无阻,如果提前5分钟抢救,病人或许不会有生命危险。2009年7月,同样是10组的一位精神病患者,一次发病后见人就打人,见东西就砸,附近村民万般无耐下拨打“110”求助,待派出所干警步行赶到现场时,这位精神病患者已造成他人财产损失几千元。赤沙地村的土壤和气侯条件都十分适宜茶叶生长,全村90%以上的农户对茶叶的栽植、管理和加工都有经验,由于道路交通不便,本村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去,外地优质茶叶品种、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机械进不来,种植多年的茶叶却从未产生好的效益,茶树不是村民的“摇钱树”,却变成了村民的“伤心树”。因为路,这样的悲剧还有很多很多……

改善公路通行条件,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是历届村支两委的头等大事。面对村民日益高涨的修路呼声,村支两委干部真是急得双脚跳,村集体经济无实力,连维持村务正常运转都成问题,又哪里拿得出来一分钱来修路,加之全村土壤条件又不适宜种植烟叶,烟路、烟水配套政策又争取不到。为争取点修路资金,村支书和村主任只好轮流在镇政府“值班”,经多方努力,最终争取到的资金也只能小修小补,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9年下半年,村支两委闻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将开展试点工作,立刻抓住机遇,先后到财经所了解咨询政策,请公路部门现场察看。由于工作主动超前,镇委、镇政府同意该村启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项目。项目争取后,村干部分别以组召开群众会、村民代表会,广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全体村民的拥护下,并征得村民代表的一致同意后,村支两委制定了详细的公路整修方案,决定举全村之力分步将连结1、3、4、5、7、10组的三条村级主干公路整修好,拓宽路面,加固路基为来年提档升级打好基础。当年即筹集劳力9450个,自筹资金2.78万元,争取财政奖补资金3.77万元,为管好这笔钱,用好义务工,修好村民出行路,切实把群众关心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由村民代表推举3人成立了专门的理财小组。在全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4—10组的村级主干道改造工程历时3个月峻工,一条2.5公里长、4米宽、涵洞水沟齐全的标准化砂石公路展现在村民眼前。工程刚一结束,1—3组、5—7组沿线村民就迫不急待向村委会提出申请,要求整修工程立即进行,村干部顾不上喘一口气,又马不停蹄投入到另一场战斗,到2009年底公路整修工程才全部完工。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既散又杂,村干部的工作很难让群众满意,而这一次,却普遍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肯定。

2010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赤沙地村进一步得到落实,随着村级主干道的全面硬化,全村道路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地改观。5至7组村级主干道沿线一直是该村茶叶集中连片的重点区域,是镇委、镇政府 “三线三业”产业规划发展的重要线路。村委会将此段路定位于全村的产业发展出路,针对公路硬化升级后的管护问题和组级公路改造问题,该村继续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自筹资金2.7万元,共得到财政奖补资金8.8万元,这些资金按照既定计划正在用于各项工程建设。

赤沙地村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解决了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解决了村支两委多年来想干又干不了的事,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村民的坚决拥护。现在走进赤沙地村,你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象,漂亮的楼房镶嵌在绿树成荫之中,三五成群的村妇正忙着翠绿的茶园中采茶,宽阔明亮的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穿梭于此段产业路上的车辆和茶贩异常活跃,收茶买茶的客商络绎不绝,全村的茶叶收入明显增加。

产业发展出路窄,“一事一议”天地宽,财政奖补谱新篇。通畅的公路所带来的不仅是群众的行走之便,更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希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1年0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