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六措并举 筹措新村建设资金
鄂州市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六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筹措新村建设资金,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三个优先”的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2009年市、区、乡镇三级财政投入155719万元,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是整合涉农资金。按照“统筹规划、项目集中、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资金整合、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各项涉农项目建设资金整合起来,突出重点,打捆使用,形成涉农资金集中用于新村建设的合力。杜山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49.7万元,做好了东港新村一期工程的征地、基础设施和部分农户新房建设工作。庙岭镇恒大新社区将恒大金碧天下项目一期征地部分补偿款、村集体积累资金以及村民自购房款1700万元捆绑起来,用于新社区建设。
三是吸引社会资本。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个体业主参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努力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在发展农村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担保贷款、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办法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燕矶镇池湖新村将有经济收益的公益事业公开招标,优先赋予社会民间资本的建设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吸引社会资金80万元建设便民超市和幼儿园。路口新社区与梦天湖娱乐有限公司达成了1000亩休闲农业基地建设投资意向协议。
四是鼓励个人捐款。加强与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系,争取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通过公益事业冠名权、树功德碑等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一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个体老板捐资赞助,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燕矶镇坝角村张云贵在个人事业取得成功后,乡情回报,立志让家乡人民享有丰富文化生活,自筹资金近5万元,建起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张云贵文化大院”,设有图书室、戏台、棋牌室、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健身器材,免费供村民学习、娱乐和健身。
五是争取部门帮扶。抓住城乡一体化试点及省、市开展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机遇,吸引省市区设立联系点、示范点,争取配套资金。省农业厅与市政府签订了“厅市共建”协议,承诺争取安排农业基本设施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10254万元。目前已有35个省直部门与市政府签订了相关协议,并且都挂点联系了一个农村新社区。
六是引导农民投资投劳。通过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去年群众通过投资投劳,共计投入资金3.5亿元,用于修路、改水和新村建设。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