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使一、二、三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第一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第二产业中的工业高速增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第三产业中现代商贸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发展迅速。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粮棉油生产还是该区的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工业除洋丰磷化工一枝独秀外,其它多为煤炭、石膏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企业,农业和资源税收曾一度支撑了全区财政的半壁江山,单一的“农业和资源财政”使区财政收入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如何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几年来,该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合理开发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该区把有利于主导产业成长作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抓项目、抓招商,重点引进资源深加工项目、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推动磷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扩大规模。围绕延伸主导产业链抓项目、抓招商,重点储备、推介和引进产业关联度高、配套性强的项目,尤其是磷化工、林产工业、纺织业的下游产品开发项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位于207国道石桥驿镇的湖北洋丰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家投资总额50万元、年产普钙5000吨、年销售额不足100万元的手工作坊式乡办小磷肥厂。20多年来,该公司抓住国内肥料市场旺销的机遇,围绕磷化工优势产业,通过外引内联像滚雪球似的新上了钙镁磷肥、磷酸一铵、硫基复合肥、硫磺制酸、尿基复合肥、硫基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等系列肥料产品及配套项目,实现了由单质肥向复合肥、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的转型,形成了以高浓度复合肥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群,位居中国化工企业100强,中国化肥16强,全国磷复肥行业前三强。2007年,该公司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2007年,该公司产销高浓度磷复肥25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5.2亿元,利税3.79亿,分别是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1.57%、56.91%。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配套经济
  新型建材产业一直是该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辖区宏图飞机制造厂、湖北宝源集团、湖北凯龙集团、湖北荆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相继改制,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富余,其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该区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辖区内中央、省、市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通过积极服务和主动争取,促使这些企业在东宝扩张裂变上项目,实现区域工业与区属工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该区积极围绕产业转移做文章,甘当配角,将工业发展定位于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上,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在配套服务中逐步壮大支柱产业。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主导产业
  东宝区资源依赖型企业较多,为此,该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实现单一发展资源型经济向建材、纺织、机械、物流、旅游等新型产业跨越。目前,该区以牌楼稳键、子陵众和为龙头的纺织产业,以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机械产业以及以漳河、圣境山、仙居河为代表的旅游产业等新型主导产业也初具规模。洋丰物流基地和杨家桥物流园中的东方百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国渊物流、弘业物流、宝通物流等物流企业形成湖北省中部襄(襄樊)宜(宜昌)荆(荆州)物流圈内粮食、油菜、棉花、水产等大宗优势农副产品物流基地以及荆门化工、煤炭、建材、原油及成品油等中转型物流中心的新型现代物流产业也发展迅猛。据了解,去年,全区新建、续建项目154个,过千万元项目65个,完成投资9.82亿元。
  东宝区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突破了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自主发展能力差的三大“瓶颈”,使该区跳出了单一发展资源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了磷化工、建材、煤炭、纺织、机械、物流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使得该区两度跻身湖北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