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湖北省大冶市“五个转型”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8年3月,湖北省大冶市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为了牢牢把握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冶市将着重抓好“五个转型”,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机制转型。

  重点建立健全两项机制、深化三项改革: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明确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健全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效解决产业衰退引发的各项矛盾和问题。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完善投融资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全力推进企业的改革创新,提高核心竟争力,不断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型中的主体作用。

  深化行政服务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建立适应转型工作需要的服务体系,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二是经济转型。

  重点构筑两个平台,打造三大区域经济板块,发展四大产业集群:

  构筑两个平台。以大冶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和灵成工业园为依托,聚集工业项目,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打造三大区域经济板块。开发区和罗桥新区板块;金湖、陈贵、灵乡板块;还地桥、保安板块。

  发展四大产业集群: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壮大机电制造、食品饮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四大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产业集群。

  三是生态转型。

  重点加强一项管理,推进两项治理,强化一项建设:

  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管理。加强对现有矿区及深部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的管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勘查机制,建立资源储备制度,积极开辟新的矿源。

  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尾沙库综合治理、矿山爆震区、塌陷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矿废弃地整治及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

  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治理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固态废弃物、有害物质治理;治理水环境,包括大冶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河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保安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抓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实施“绿色大冶”工程,健全城乡一体的环保、绿化体系,发展生态农业。

  四是社会转型。

  重点实施四个工程:

  实施民生保障工程。保障转岗人员的技能培训,保障职业病防治,保障困难群体、失地农民、无业人员最低生活。

  实施人居环境工程。建设城区和城镇人居环境,加快矿区内棚户区、爆震区、塌陷区和水土流失区居民聚居点的改造。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城区道路网建设,建设完善市域内水陆交通网络和车站、码头,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平安城市建设工程。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加强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五是文化转型。

  关键把握三个重点:

  一个重点是凝炼、提升、彰显青铜文化,加强青铜文化的宣传,开发利用好铜绿山古矿遗址等青铜文化丰富资源。

  二个重点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青铜艺术、石雕艺术和古建等特色品牌,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品。

  三个重点是建设“数字大冶”。构建信息化应用体系主体框架,使信息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大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构筑融通电子信息平台。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