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北财政新闻联播

湖北省宜昌市创建融资平台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省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城投”﹚以公司治理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市场经营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夯实融资平台,不断开辟融资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宜昌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宜昌城投的模式和主要做法是:

  一是发展环境优良化。资产注入和政策扶持是宜昌城投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04年,市政府从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一次性注入10亿元城市存量资产给宜昌城投,并决定逐年增加宜昌城投的注册资本和经营资产,以提高公司资产质量、提升公司“造血”功能。与此同时,财政、城建、规划、国土、发改等部门通力协作,站在宜昌发展全局的高度,全力支持宜昌城投做大做强。

  二是统筹兼顾效益化。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零收益性,是目前城市建设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为此,宜昌城投充分发挥市政府赋予的职能,运用市场手段运作城市建设。一方面深入研究开发区域产业布局、功能区分、社会规划等因素,制定统一规划、统一拆迁方案,有效降低项目开发成本,提高城市资源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实行项目建设、土地开发、项目拍卖、户外广告位等捆绑运营,统一运作,实现城市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开发一体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体化,提高综合效益。

  三是项目运作市场化。宜昌城投实行“公司+项目部”,的运作模式,项目部实行虚拟公司成本核算,将公益性项目交由项目部实施。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公司作为宜昌城投的开发建设平台,将经营性项目归口于房地产公司运作。宜昌城投在承担项目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开发时,主要以自身资产及收益为基础,建立项目自身现金流,不完全依赖政府信用,并以项目区域内土地开发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覆盖项目所需的支出,实现效益平衡,按照市场化方式独立进行对外融资和债务偿还。

  四是工程建设规范化。宜昌城投在严格招投标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实现分类投资管理体制。公益性项目投资纳入财政资金管理的范畴;经营性项目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城投公司利用自身信用融资,重大事项向市国资委报告。公司还成立项目管理公司,配备专职人员,按属性将项目分为公益性项目、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并建立项目档案,实行专人专责专账管理。

  五是财务管理制度化。宜昌城投根据不同项目,实行核算分账制,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分开核算。为管好建设资金,城投公司建立完善了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市财政局委派了财务总监和会计,参与合同签订和会计核算,加强资金日常监督管理。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及时进行审计,资金结算一律以审计部门审定的金额为依据,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六是融资渠道多元化。宜昌城投成立初期,经营性资产仅有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2007年,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用经营性资产宜昌城东大道土地置换注册资本金。使公司经营性资产比例由原来的2.5%提高到现在的45%,提升了公司融资实力,实现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资金的有效对接,不断拓展融资渠道。目前,宜昌城投在与外国政府贷款、国家开发银行融资的基础上,截止2008年4月底,城投公司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累计达4亿元。

  七是偿债主体明晰化。对公益性代建项目贷款,到期贷款本息由宜昌城投测算并专题报告政府,偿债资金由市级财政统筹安排;对城投公司用于自身经营项目贷款,偿债资金由城投公司通过土地开发、项目经营所取得的经营收益偿还;对通过平台借款用于宜昌开发区东山园区、猇亭园区和白洋园区项目贷款,偿债资金按照财政体制分别承担。

  八是公司治理企业化。实行全员合同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实行薪酬绩效化。强化考核,员工收入与绩效挂钩,工资每月发一半,年底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补发。注重学习培训多元化。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专业职能水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