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兴山县财政局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管好用好惠农资金
近年来,湖北省兴山县财政局党委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切实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抓好惠农资金管理,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一、注重思想教育,让财政干部增强爱民之心乐于服务
兴山县财政局党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理念,以党的领导总揽全局,以思想教育为龙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落实惠农政策、加强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宗旨观念,强化他们的爱民意识,为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是集中学习,树立宗旨观念。该局党委每年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文件,深刻领会党的惠农政策的重要意义,将中央的惠民之举转化为自身的爱民之心,把群众的迫切需要转化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切实提高了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峡口镇财政所党员彭家政一人负责全镇8个村的惠农政策、资金管理落实工作,涉及47个小组3619户12407人,身体长病的他身揣药瓶,走村串户,审核兑现“一折通”惠农资金达1009430.85元,未出现任何差错。县农村财政管理局股长李祖涛同志一人负责全县惠农资金的审核、汇总和资金拨付,长期以来他带病坚持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至深夜,从不叫苦叫累,每年都按时保值完成了工作任务。
二是专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该局党委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惠农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坚持做到管理职责明确,规章制度完善,工作任务落实,每年组织一次“落实惠农政策,管好惠农资金”专题培训班,特别重视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新进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从外行变内行,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造就一支业务过硬、作风扎实、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骨干队伍,形成了一种“凝聚人心谋发展、真心为民作奉献”的良好氛围。水月寺镇财政所长黄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惠农政策和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了 “两公开,三坚持”的工作制度(即:公开补贴数据和公开补贴政策、坚持足额补贴、坚持数据真实、坚持零抵扣和零截留),提升了工作水平,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三是对照反思,促进整改提高。该局党委要求各支部每年召开一次以“落实惠农政策,真心为民服务”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一次“落实惠农政策回头看”活动,让每个党员搞好自我总结,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对照目标要求找差距,对照群众意愿找差距,认真查找自身在服务群众方面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够深怀爱民之心,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
二、注重党员示范,让财政干部增强惠民之责善于服务
新时期财政部门服务“三农”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抓好惠农资金管理十分关键。
一是用制度保证。该局党委把党员带头落实党的惠农政策作为各支部党建工作责任的核心内容,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年初签订责任书,年底搞好回头看,重点考核党员带头示范的情况,激励和督促全体党员率先垂范,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用活动推进。为了避免党员示范“走过场,做样子”,首先是开展党员学习示范活动,该局党委中心学习组带头学,全体党员定期学,一般干部集中学,靠党员示范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全体干部职工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更好的管好用好惠民资金,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其次是开展党员岗位示范活动,用“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区”“党员一联十”等活动为党员带头示范提供平台,让每个党员年初有承诺,示范有岗位,带动有对象,年底有评比,考核有奖惩,让每个党员在立足岗位做奉献的同时,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局党委每年“七一”都要评选十名“党员示范标兵”,并予以奖励。古夫镇财政所党员张旭采取 “五到户”工作法(即政策宣传到户、情况核实到户、张榜公示到户、数据录核到户、存折发放到户),深受群众好评。该局办公室甘晓军、经贸股史文成同志经常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每年都及时将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审核汇总及时上传至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和财政政务信息网。
在党员的带动下,通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局党委以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为出发点,探索出了“指标统一下、资金统一拨、补贴一卡发、收支一本账”的管理模式;以节约成本、简化手续为出发点,形成了惠农资金“一卡通”的发放管理办法,切实增强了每个干部职工为民服务的本领。
三、注重监督考核,让财政干部增强利民之德勤于服务
该局党委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按照“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坚决办好,对老百姓不利的事坚决不办”的原则,建立了干部监督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通过监督考核,教育和帮助每个干部职工真心为民、真心奉献,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为群众算好每一笔帐,为群众管好每一分钱,为群众落实好每一项政策。
一是强化过程监督。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多,监督比较困难,该局党委采取关口前移的办法加强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利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财政政务信息网将惠农政策、资金发放情况实行上网公示,深入到千家万户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真正让老百姓弄懂政策,实时监督。采取“乡镇管底册,部门管审核,财政管资金,信用社管发放”的操作模式,坚持“一个漏斗向下”,让每个干部职工权责明确,确保了惠农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到位。2007年全体干部职工克服了山大人稀,情况复杂等多种困难,累计拨付发放退耕还林、柴油化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等资金6415万元,涉及17大项,43小项,惠及 139594 人,资金拨付到位率达到了100%。
二是强化作风建设。该局党委严把公示关、审核关和发放关,坚持“用好的作风管钱,用好的作风用权”,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落实惠农政策的重要措施,每季度、每半年组织一次专项检查,深入到农户认真复核每项惠农资金的发放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年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结束后,局党委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重点检查惠农补贴资金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近几年来,各乡镇财政所在人员特别少、任务特别重的情况下,精心组织,努力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未出现一例挤占、挪用、截留和抵扣等现象,深受省市县专项检查组和老百姓的肯定和好评。
三是强化责任考核。每年年初该局党委对各支部、相关股室和各乡镇财政所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年终实行责任制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坚持把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抓,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同考核,同奖惩,切实保证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群众满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