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评标报告全公示 杜绝评审专家打“人情分”
新乡市财政局持续推进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积极营造“标准高、审批少、速度快、服务优”的营商环境,增强政府采购当事人的便利性和参与获得感,助推“放管服”改革。
一、系统自动比对 确保供应商无重大违法记录
创新信用联合惩戒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在河南省率先实现对供应商信用信息“四环节”智能比对。由电子交易系统在供应商下载采购文件、电子开标、电子评标、发布中标公告等四个环节,对供应商是否存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三个黑名单行为与信用中国、中国政府采购网进行智能比对,存在重大违法记录的供应商将无法进入评审环节,利用信息共享实现联合惩戒的目的,进一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
二、探索网上评标新路径 电子签章快捷高效
网上开评标可有效减少聚集风险,降低供应商往返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可防范“暗箱操作”。为此,新乡市于2020年5月通过电子化采购交易平台,采用“互联网+5G移动通讯”双通道远程音视频交互技术开展了网上评标,通过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无障碍在线沟通、高清声像采集、电子评标,还可与供应商通过音视频进行在线谈判、交流,整个评审过程音视频清晰度高,通信流畅,为推进远程异地评标的常态化探索了技术路径。此次评标中还首次采用“多因子身份识别”设备实现电子签章,破解了传统方式下必须使用CA数字证书的难题。另外,网上评标还可“一键生成”评审报告。评标委员会按照商务、技术、价格进行电子评分,系统对其各项评分进行自动抓取、自动汇总,最终一键生成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内容完整、评审专家打分数据详实准确,大大提高了评审效率和评审质量。
三、评标报告全公示 力推“暗标”电子化
为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新乡市财政局还在系统中增加了控制规则,要求在发布结果公告时必须按格式上传评审报告,包括开标记录、资格审查情况、符合性审查情况及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对各投标人的详细打分情况,让投标供应商了解自己中标或未中标原因,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使“评审”这一政府采购活动中关键环节在阳光下“暴晒”,使评审专家打“人情分”的现象得到遏制。针对技术标分值所占比例较高的物业服务类等项目,新乡市则以推行“暗标”电子化来预防评标倾向化,即利用电子化开评标系统首先对投标人的技术标进行隐藏,当资格标、商务标评审结束后,由评标委员会组长通过系统屏蔽投标人身份信息和代码转换,系统随机对投标人的技术标进行编号,评审专家再对技术标进行评分,只有所有评审专家技术标打分完成后,系统才会显示各个技术标的投标人名称,从而有效防止评审专家打“人情分”的现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四、自动生成电子中标通知书 扫码即可查看
新乡市还实现了中标通知书电子化发放,电子中标通知书由系统自动抓取关键交易数据后自动生成,同时自动加载二维码和特殊防伪水印,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中标通知书基本信息。电子中标通知书经电子签章后会自动推给中标人,中标(成交)供应商可远程下载、打印。与此同时,系统还将“河南省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获取融资渠道和方式告知函嵌入中标(成交)通知书,再次告知中标(成交)供应商,让中标(成交)供应商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减轻了采购各方的负担,但是电子档案如何保存是一个难题。为此新乡市推出了电子档案“一键归档”,即交易项目开标结束后,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远程通过数字证书登录电子化交易平台,点击交易项目即可下载交易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电子档案,并对开评标的监控录像提供下载功能。“一键归档功能”保障了电子化档案原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实现了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高效管理和快速查询。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