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财政局:聚焦民生福祉 当好财政管家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郑州市财政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以普惠共享为遵循,聚焦“民生福祉”目标,树牢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落实八项民生政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坚持底线思维和社会政策托底要求,用足用好用活就业专项资金和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严格落实社会保障财政补助标准,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争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科学布局养老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支出141.6亿元。
二、支持医疗卫生事业。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加大公共卫生资金投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投入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疾病控制体系,开展区县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筑牢基层服务网底。
三、加快美好教育建设。强化财政资金支出责任,足额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补助政策,全力支持各区县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学条件,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资源,积极支持筹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2020年以来,全市教育支出240.6亿元,较好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四、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住房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拨付资金15.6亿元,推进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建设,筹措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支持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拨付安置房转化租赁住房和项目资金12.2亿元,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做大做强和房地产市场有效调控,着力解决群众所需所盼的民生问题。
五、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安排资金18.8亿元,重点项目包括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等,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体系,走好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六、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围绕“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城市功能新布局,以提升城市承载力为基础,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安排资金124亿元,重点推进“一环十横十纵”,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主城区“断头路”建设以及再生水利用四环管线工程等项目,推进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休闲生态系统,发挥城市后发优势,高水平把郑州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
七、补齐重点领域短板。聚焦生态环保、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重点安排节能减排中央补助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巡游出租车更新新能源车补助资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中央补助资金等71.5亿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污染防治,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打造宜居宜业绿色生态环境。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落实“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的优先地位,防范基层“三保”风险。
八、搭建“亲清在线”平台。建立政策库和展示平台,一站汇聚各类惠企惠民政策,方便企业群众检索,智能推荐惠企惠民政策,同时,通过流程再造、部门联动,打通财政资金申请、审核、拨付等环节,实现政策补助资金实时线上兑付,兑付状态在“亲清在线”平台动态更新,形成全市涉企资金兑现“一张网”,实现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实现财政资金直接惠企惠民,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