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河南财政新闻联播

河南省新乡市:扎实推动财政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破解制约我市财政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积极加强沟通协调、上传下达、统筹谋划、督导推进、总结宣传,以改革添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多项财政改革走在全省先进行列,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向好向快发展,也为全省财政改革积累了经验,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市财政局被市委办公室评为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改革办(政研室)评为先进单位,我市被表彰为“全省国企改革攻坚工作先进省辖市”。 

  一、预算管理科学完善

  建立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编制政府全口径预算。按照“近详远略、滚动调整”要求,探索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增强了预算资金的前瞻性和持续性。出台《新乡市政府融资及债务管理办法》,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控制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探索出债务风险控制和债务融资协调发展之路。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和“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得到增强。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强化预算资金动态监控,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预算资金管理科学化、透明化程度逐步提高。 

  二、国企改革扎实推进

  一是完善政策管理体系。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1+6”政策文件、《新乡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理办法(试行)》“1+4”政策文件等政策文件,逐步构建了以管资本为主涵盖国有资本监管全过程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圆满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国有企业市场化竞争力逐步提高。坚持建立三个机制、强化三个保障、落实三个集中、确保三个目标、实施三个不限的“五个三”工作思路,全市先后处置国有僵尸企业136户。筹措资金15688万元,安置职工2973人,提前超额完成了处置任务。新乡市“五个三”工作法被省政府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做典型经验交流。

  三、投融资改革成效明显

  一是推进基金化改革。坚持改拨为投,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以市为主、县(市)区联动,组建规模达50亿元的新乡市平原产业转型发展基金,通过两级财政建立母子基金联动机制,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好“四张牌”;设立氢能基金,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设立新乡中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河南天丰绿色装配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担保圈作为化解试点,与中原资产公司合作,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化解担保链风险试点走在全省前列。截止目前,全市共设立产业发展基金11支,基金总规模101.77亿元,决策投资项目27个,决策投资金额23.48亿元。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2个项目已获得支持。二是加快PPP工作。按照规范实施要求和财政厅新入库标准,认真做好项目征集入库工作,建立完善PPP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2018年全市进入财政部和省财政厅PPP信息库62个总投资698.15亿元,全市累计落地项目30个总投资需求329.4亿元,其中:19个项目已签订PPP合同,11个项目已选定社会资本方。市本级10个项目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落地项目8个总投资209.9亿元。三是用足用好专项债券政策。积极顺应政府债务管理改革的新要求,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我市项目收益债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争取上级提前下达2019年第一批新增债券54.1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位。我市上报的第一批70亿元债券项目全部纳入全省债券发行库,市本级的50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全部合格入库,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缓解了资金难题。 

  四、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

  坚持简政放权,有放有管,激发市场活力。以“一减三免三提高”为核心全面推行政府采购改革,对采购单位管理变“审批制”为“备案制”,提高限额标准,下放政府采购单位的自主权。深化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转轨改革,完善电子化退税工作,突出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新乡市财政局项目资金审批管理办法,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机关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市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市级6家代理银行、300余家预算单位全部实现了电子支付;健全市级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体系,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出台《新乡市市级财政资金存放管理暂行办法》,实现财政资金保值增值的同时也防范了廉政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