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财政切实涵养财源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漯河市财政积极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投入方式,多措并举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发展,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积极支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认真落实支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30条政策措施和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总体方案, 2017年以来,投入资金1.2亿元支持实施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2018年成立规模1亿元的产业基金,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创新券等政策,拉动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引擎。2018年上半年,全市科技支出3.3亿元,同比增长1.5倍;2017年以来,安排科技奖补资金3311万元,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研发的主体。
二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创新服务企业机制,成立企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财政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定期深入重点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其政策需求,不断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2553 万元,办理企业退税232件,退税6919万元;2018年二季度减免税收1.7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服务经济发展。实施有利于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不得在政府采购中歧视小微企业,促进小微企业经济更好发展。
三是着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打造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截至2018年上半年,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设立小微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信贷周转等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分别为40余家“工业1351工程”和18家“新三板”挂牌及拟挂牌小微企业融资15.4亿元,;信贷周转基金为472家次企业办理周转基金贷款34.3亿元,保全银行信贷资金51.2亿元;融资担保机构14家,在保余额30.3亿元。大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2017年以来,安排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奖补资金3291万元、创业贷款贷款中央及省贴息和奖补资金928万元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149万元,扶持个人自主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