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河南财政新闻联播

开封市创新投融资机制支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一、统筹谋划,大力支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一)积极对接上级资金支持。201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对接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级政府土地专项债券资金,重点支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市财政局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成功申报“全国第一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对保障百姓清洁取暖、支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步伐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加大本级财政投入。2017年,市财政投入资金大力支持东京大道拓宽改造、魏都路东延、夷山大街北延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市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百姓出行更加方便。2018年一季度,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支持了大梁路街景整治、东外环路街景整治、汴京路街景整治、鼓楼复兴坊街区改造、五馆建设等一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点项目,促进了城市整体形象的进一步提升。 

  (三)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在严格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积极利用PPP模式为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供支持,截至2017年底,全市开港大道、开尉路、体育中心、民生养老院等21个项目相继落地并进入执行阶段。二是积极推行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积极利用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项目服务模式进行融资,大兴社区、北关街等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实现融资授信。三是设立城镇化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设立了河南浦银汴投城市运营发展基金、星景投资运营发展基金、中工睿达运营发展基金等多支基金,分别对开封市涧水河、开港大道、清明上河城等项目给予资本金支持。

  二、多措并举,继续支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深入推进 

  为进一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市财政紧紧围绕“钱从哪里来”这一中心工作任务,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多管齐下、多点加力,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深入推进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 

  (一)站位全市大局,提高资金统筹能力。一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市财政将继续严格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在去年压缩“三公”经费5%的基础上,今年再压减5%,腾出财力保障民生。二是做好现金调度。对年初预算使用省级新增债券资金的项目,在债券资金未到位前,先由国库资金进行垫付,确保项目正常推进。特别是将加大对县区资金的调度,进一步缓解县区财政部门压力。针对个别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等实际情况,灵活实行费率招标,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预算评审和跟踪结算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积极对接上级资金。主动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棚改专项债券、中央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等,支持开封市重点项目建设、土地收储和棚户区改造。 

  (二)深化土地改革,充分释放开发和增收潜力。为实现2018年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的增收目标,市财政局将以“三块地”改革为契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支持土地利用综合改革的力度,推动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储备、统一供应”五统一政策,破解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需求瓶颈。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体制,合理分配市区土地收益,调动各级政府科学经营土地积极性,从而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长。二是足额安排预算资金,积极争取上级土地专项债券和棚改专项债券资金,为土地储备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盘活存量土地,将“僵尸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搬迁后的原办公场地等闲置土地,以及那些批而未供、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分类处置纳入储备范围,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四是用足用好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实施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破解占补平衡难题。 

  (三)激发发展活力,深化国有资本经营体制改革。按照全市深化国有资本经营体制改革的要求,开封市成立了功能类公益类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中心,对市属功能类公益类国有企业进行监管,推动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做大做强做优。下一步,将积极打造市、县、区各级投资公司,不断壮大资产规模,全面构建监控体系,实现转型做实,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投、融、建、管一体化的国有资本经营运营公司。各级投资公司要通过与省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多元化融资,深入参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区域开发项目等,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