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财政局落实三项政策 促进全民创业
今年以来,漯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全民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868人,完成省定目标30000人的136.2%;再就业16935人,完成省定目标6800人的249%;再就业培训19372人,完成省定目标7000人的276.7%。
主要做法:
(一)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各级始终把就业资金投入作为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投入就业资金2132万元,确保了各项就业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在资金使用上,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重点突出消除“零就业户”。投入资金近342万元,为“零就业”家庭成员购买公益性岗位,发放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职介补贴,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创业。二是重点突出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为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不仅解决了这部分群体想缴而缴不起保险的眼前困难,而且解决了将来退休之后不能领到退休金的养老之忧,为就业创业提供了较好保障。三是重点突出培训补贴。加大资金投入,及时落实培训补贴,调动劳动者参加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用培训补贴杠杆撬动“技工荒”问题,逐步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针对税费减免程序复杂的问题,实行多个相关部门联合办公,集中处理税费减免问题,并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政策棚架突出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增强各级加快政策落实的责任感。同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和市长热线电话,使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税费减免政策落实。1-10月份,全市为1968户个体工商户减免税费280万元,减轻了税费负担,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三)落实小额贷款政策。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及时简化程序、降低门槛、缩短审批发放时间,加快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速度。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出现的担保人员不足的新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扩大担保人员范围和担保笔数,规定市内大型企业中层以上干部也可担保,县级以上领导可以担保3笔,科级干部可以担保2笔,科员及事业单位财政全供人员可以担保1笔,较好地缓解了担保人员不足难题。1-10月,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250万元,支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178万元,促进了3064人再就业。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