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政多项举措促经济发展
河南省把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近日,省财政厅把扩大消费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梳理可安排资金42亿元,集中用于支持企业发展、保经济平稳运行、保民生支出、保法定和重点支出等方面。
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河南财政坚持把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举措,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筛选论证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中央支持。同时,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集中财力、提前预拨明年专项资金等措施,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带动和引导社会投资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尽快拨付河南省政府确定的支持经济发展和企业支出16.1亿元、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燕山水库工程资金2.5亿元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公路建设等交通支出2.3亿元,尽快确定尾矿库治理项目。同时,认真落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励资助,支持各地更好地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河南财政还把扩大消费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落实资金,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督促市县足额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承诺的“十大实事”配套资金,尽快拨付到位。11月下旬对十大实事财政资金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十大实事资金需要;二是及时明确事业单位人员预增发津贴补贴政策、下达财政困难市县一次性补助,督促市县按期落实津贴补贴政策;三是积极促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财政政策,实施小额担保贷款奖励制度,及时拨付就业再就业资金12.59亿元,支持为各类有就业创业愿望和条件的人员提供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四是认真落实困难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救助补助政策。及时兑现提高部分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对困难奶农救助补贴、对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临时生活补贴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预拨农村低保补助等1.69亿元,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五是加大职业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省级要确保1亿元职业教育资金和1亿元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资本金及时到位。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河南财政出台了多项措施:一是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时拨付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5000万元,提高其再担保能力。尽快拨付省财政落实8亿元,督促县(市)总体按1∶1比例筹措8亿元,支持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务管理和代偿损失补偿办法,由同级财政筹集专项资金,对担保机构形成的代偿损失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分担补偿;二是积极推进银企洽谈。在筹措1.5亿元对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参股经营,并协调农发行河南分行、浦发行郑州分行授信6.78亿元的基础上,河南省财政拟于近期举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银企洽谈会,在全省范围内筛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银行推荐;三是探索建立财政激励机制,改革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办法,将资金集中管理,并根据商业银行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程度,确定存款银行,分配存款数额,鼓励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增加对河南省企业发放贷款。同时,指导省辖市建立奖惩机制,运用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为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河南财政加大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投入。及时拨付省级廉租住房建设补助1.1亿元,在国家给予每平方米200元投资补助的基础上,省级将再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配套补助。加快廉租住房补贴发放进度。同时,认真落实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异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劳保统筹等政府性基金。对实行查账征收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应纳企业所得税先按3%计税毛利率预交,待开发产品结算计税成本后进行清算。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的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同时,进一步清理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环节规费,没有政策规定的坚决取消,能降低标准的尽量降低标准,能后置的尽量后置。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