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抓住关键强化政府性资产管理
为切实解决政府性资产(主要是政府投入的公益性资产)管理“无主化”问题,大兴安岭行署财政局积极探索资产管理新模式,抓住关键,强化管理,有效提升资产使用效益。
一是搭建管理平台。初步建立了以资产存量审核为先导、预算指标管理为源头、国库辅助核算为核心的统一资产管理平台,使政府性资产从资金配置审批到形成、使用及处置,均置于管理平台的管控之下,防止政府性资产管理存在“盲区”和“死角”。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府性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政府性资产管理办法》、《大兴安岭地区地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大兴安岭地区政府性资产项目投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大兴安岭地区政府性资产资金会计辅助核算办法》和《大兴安岭地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为规范政府性资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规范管理规程。根据资产使用用途对政府性资产分为行政事业资产、公益性资产、企业生产经营性资产三个类型进行管理,并按照资金来源分别对中央专项资金、省级专项资金、本级财力安排资金予以核算。同时,围绕不同类型资产的形成过程,深入分析研究,建立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流程,创造性地将政府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解决了政府性资产管理“无主化”问题,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的管理目的。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