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图)

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代表从张雨浦手中接过廉租房钥匙。
这里,有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人民群众的眼前、身边次第展开:城区“三河五沟”得到综合整治;清源湖生态景区建设及造林绿化见成效;迎宾大道景观护岸工程建设如期完成;鹤名公路打通对俄经贸大道;鹤岗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大楼投入使用;美术馆的建成和使用填补了我市文化设施建设空白;强化供水保障能力,在全省第二家实现水务一体化;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被评为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龙江三峡”文化旅游集合区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单位……
这里,有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在百姓的心里、口中娓娓道来:血液透析门诊和住院实现了即时结算;基本殡葬费用全部免除;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600栋蔬菜大棚;投入近1000万元资助1.4万多名困难学生入学;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每月每平方米0.3元,全省最低;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四大传统节日为低收入家庭免费发放应节食品长效机制;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地理信息局;全民健身指导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我省唯一的“全国优秀健身中心”……
正如鹤岗市委书记、市长张雨浦所说:“民生是百姓最大的福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一定要将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将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放在心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要让说出去的承诺及时兑现。”
民生问题表面看起来都是小事、琐事,但却事关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大局
话及民生,恰如一股挟裹着暖流的春风,既细致入微地穿掠过百姓油盐柴米的生活,又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从住房就业到上学看病,从养老出行到休闲娱乐。一件件,一桩桩,汇聚民心,关乎大局。
近年来,鹤岗市持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30多亿元,完成大事实事644件,尤其是2012年完成136件,使鹤岗市的民生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这一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深入实施“南兴、北开、东治、西拓、中升”五大战略,“新城区”建设加快,松鹤新区完成投资6亿多元,11个项目开工建设。老城区改造全面推开,“五化”工程成效明显,“东出口”改造工程、城市近山景区建设工程相继启动,环卫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四供”工程取得新突破,“一河五湖”滨水工程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加快建设,9条城市道路和112条街巷道路改扩建任务全部完成,总投资达16亿元。
这一年,保障安居工程大力实施。煤矿棚户区改造累计投入55亿元,6.72万户总任务全部开工,现已竣工4.12万套,安置3.5万户。投入9600万元一次建成800套公租房。廉租房累计投入6亿元,已开工建设2.5万户,入住2900多户。年内共有4.3万户,14万城乡居民喜迁新居。
这一年,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市教育投入达到4.6亿元,为历年最多。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标准化特教学校、10所标准化学校和绥滨一中综合楼等建成,7所公办幼儿园在建或建成。投入近1000万元资助1.4万名学生入学,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承诺。
这一年,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完善。鹤岗市医疗中心综合楼、市中医院分院等建成,24个标准化卫生所、19个社区卫生机构建成,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3%。新农合覆盖率、参合率、门诊统筹率均达100%。
这一年,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鹤岗市美术馆建成,投入2500万元用于新闻媒体基础设施升级,开通了广播电视网站,完成了电视播出系统升级等项目,新建12个群众体育活动场所。
这一年,人才科技工作强力推进。一次性引进硕士研究生107名,投入2900多万元建成“学者公寓”。着力推进“双百”工程,全年实施科技计划项目52项,形成科技成果62项,获得国家级专利493项,专利申请总量增幅跃居全省第二位。
这一年,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提升。加大污染企业整治力度,9户污染企业关闭,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5%以上,岭北、峻德煤矿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
这一年,就业创业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新增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为1140名有创业愿望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700万元。
这一年,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失业保险月标准由490元提高到620元。全面加强社区建设,新扩建社区23个,两个社区达到国家级标准。全市养老机构达到18个,集中供养老人能力达到4000人。
这一年,社会秩序持续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整改各类隐患400多项。城市消防保持7年无亡人记录,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集中解决了493件信访问题。特别是面对50年一遇的暴雪灾害,实施了“一清五保三加强”措施,城市生产生活迅速恢复,无一伤亡,抗灾胜利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大手笔的民生保障投入、一再拉长的“民生清单”背后,连接着千家万户,受益的是每一个百姓。
民生是由一件件实事堆成的,改善民生就必须抓好每一个实事;民心是由一个个市民组成的,符合民心就必须让每一位市民满意
民生无小事,小事关民生。
近年来,我市更加重视民生,坚持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力争多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市本着坚持“民生至上”理念,坚持政策惠民,坚持从“小事”抓起,坚持倾听社情民意的原则。
民生普惠的范围不断加大,民生保障的水平日益提高,百姓竖起了大拇指。
去年7月27日,张雨浦曾就冬季供暖问题深入到霸国占家中了解情况,并在光宇小区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小区冬季供暖问题。年底,他再次来到霸国占家中进行回访时得知,老人家中的温度已由前一年的13℃、14℃提高到23℃ 。“屋子暖了,超市开了,路灯亮了,水也通了,气也顺了”。这是家住光宇小区A区65号楼109室的霸国占紧握张雨浦双手一连气说出来的话语。
去年,我市加快供热设施改造,新接集中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实施分户改造1000多户,集中解决了光宇A区、兴东小区、华盛小区等8个小区、1.4万户居民的供热难题,“弃供”和温度不达标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
刘淑琴患尿毒症9年了,头几年仅做血液透析一项费用,就花去全家六七十万元的积蓄。现在,她只需要交上40多元,就可以完成一次透析。据市医保局副局长刘桂英介绍,从去年开始,我市对血液透析治疗政策进行调整,一是职工医保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报销比例达到90%,社区医保报销比例达到65%。二是尿毒症患者只向医院交纳自己承担的部分即可进行血液透析。医改,让像刘淑琴一样的尿毒症患者家属享受到了最大的实惠。
2012年,我市努力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医改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市医疗中心综合楼、市中医院分院、急救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绥滨县人民医院和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检验及绥滨质检检测中心建成,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病防治院即将开工建设。
残疾低保户周立华从孩子3岁起,就独自一人艰难地支撑着两口人的生活。由于没钱租房住,隔三岔五就被逼着搬家。在平房居住,不仅仅是冬天冷的问题,就连砸煤、劈柈子的活儿,对于拄双拐的她来讲都是艰难有加。当她得知我市有了廉租保障住房政策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了名,没成想在申请交上去3个月之后就住上了新楼,这是她做梦也没想到的。
安居乐业,是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只有让群众住得起房、住好房,才能温暖民心、凝聚民气、激发民力。我市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保障安居工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对越来越多的家庭而言,把子女培养成才,就是最大的民生。去年新学期伊始,家住工农区的高明,安静地坐在第二中学初中部一年七班的教室里认真听课。据第二中学校长张智力介绍,高明和其他在校的586名学生一样,没花一分钱,就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置。
民生跟着“民声”走,民生“落地”了,幸福的笑容就会挂在群众的脸上
改善民生,符合民心,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喜庆的礼炮震耳欲聋,大红的拱门高高矗立。4月17日,在东岗路、南翼路工程建设现场举行的全市首批城建民生项目集中开工剪彩仪式上,拉开了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向阳区红军办第七社区服务中心、兴安区峻丰村丰源设施蔬菜合作社、煤矿棚户区改造、城边村建设改造、市气象站及气象灾害预警中心、萝北县凤翔污水处理厂和鹤岗师专标准化运动场等新一批民生工程的启动大幕。
3月22日,新一届市委班子成立后,张雨浦安排参加了第一项实质性工作——走进市人民群众诉求来访调处中心,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现场解决群众难题。“一直让我们揪心的房本问题终于有眉目了,感谢市委、市政府让我们悬着的心落了地儿。”家住兴山区的张明亮在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答复,心里别提多亮堂了。因工伤退休患多种疾病的张淑荣,市领导了解到因公受伤致残的她晚年又患上糖尿病、尿毒症、双目失明、一级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时,当场与市民政局、人社局、东山区沟通,决定对她进行残疾鉴定后,在大病救助、住房等方面进行资助。当天的信访接待中,市领导共接待处理了涉及农村土地、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劳动人事等方面的11个信访问题。
从“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目标惠民生”的工作目标到推进“鹤南新型工业城”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从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到打造“两城一带十大园区”格局目标的确立,从加快建立“五位一体”的群众工作责任体系到推行“一线工作法”的落实,从“抓发展、抓民生、抓党建”的决策部署到“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城建工程”、“十大民生工程”的工作安排,以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成为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的主导。
今年,我市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次分配公平化和公共政策普惠性的力度,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安居工程、就业创业增收工程、社会保障扩升工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医疗卫生服务工程、文化体育繁荣工程、城乡一体发展工程、人才科技强市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谐城市建设工程”十大民生工程,切实抓好惠民利民的130件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更实在的发展成果。
增收惠民、医疗惠民、城建惠民、环保惠民、教育惠民、交通惠民、文化惠民、就业惠民、人才惠民……为把鹤岗建设得更有实力、更有活力、更有魅力,市委、市政府把一件件实事办到民生最需处、最想处、最急处。人民群众看到了一个既能办成“大事”又能办好“小事”的政府。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地”,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在生活中积攒了信心,酝酿了幸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