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鹤岗工农区居家养老“一键通”

  “天冷路滑,我出门不方便,需要理发师到家给理理发。”日前,家住鹤岗市工农区团结办宇龙社区的董显斌老人把电话打到团结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电话这端,老人的家庭住址、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全部在服务中心的平台上显示出来。

  记者按照平台上的地址,来到董显斌老人家中。不到20分钟,理发师王师傅就赶了过来。

  “冬天上门服务次数相对要多,不管远近,我们接到服务中心电话就出发,主要为了方便老人。”王师傅说。

  董显斌老人今年81岁,与孙子和孙媳妇同住,是工农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一批试点老人。董显斌爱干净,每个月都会给团结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电话,请相关合作企业为自己剪头发、洗衣服,然后给企业付代金券。

  “服务中心按月发35元代金券,服务特别周到,日常的事都管,一个电话就过来,帮我交电费、交话费、开药、打扫卫生。”董显斌老人说。

  “理发店和家政服务等合作企业收取代金券后,按月和区政府结算。区政府为居家老人每人支付月服务费和运营费50元,工农区服务对象500人左右,全区每月为此支出2.5万元。”团结街道办工委书记徐丽华介绍说。

  2009年,工农区在鹤岗市率先建成省级标准化社区——成龙社区服务站和团结、红旗街道服务中心,并作为试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工农区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7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老人提供日托、料理家务、洗衣做饭、陪医配药、代理购物,以及保健、休闲、娱乐等服务,同时对行动不便和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作和管理费用全部由财政补助。

  2010年,区政府投入100万元,在团结办事处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配备了电脑、服务器、集成机柜等硬件设备,招聘工作人员14人,并请北京市的家政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同时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居家养老情况登记》等制度,对服务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和登记。

  他们还协调移动公司,为老人配置手机,只要老人拨打服务电话,所有信息立即显示在电脑上,中心可根据老人的基本情况和要求联系服务单位。

  “出于对老人安全的考虑,我们还设置了一键通服务,老人在特殊情况下按紧急呼叫键,呼出95081,我们就可以根据来电,判断出老人的位置,提供紧急救援。比如有老人突发疾病,服务中心可以联系医护人员实施医疗救助。”徐丽华说。

  为提高服务质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搬家公司、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等服务网点建立合作,优先为老人提供服务。服务中心自2010年5月运行以来,由原来的一个社区100位老人增加到18个社区500余位老人。共受理电话预约4万人次,为老人提供了保洁、清洗、代购、维修等多项服务,通过回访,老人对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7%以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