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8960个温暖的“家” 黑龙江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纪实

  如今,在龙江黑土地上,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被村民称之为“家”的地方,农民们有困难找“家”、想娱乐到“家”、走出去想“家”……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从过去的“官衙”到如今集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信息集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六位一体”活动场所的亲切转身,让这个农民之家,多了温馨与快乐,使村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了党的温暖。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不是简单地建几间房子,它的建成,体现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号召力,更是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象征、基层政权的象征、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象征。全省8960个村庄,8960个温暖的“家”,恰似龙江大地上8960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使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坚如磐石。

  龙江大地首次实现村级场所全覆盖

  回首2006年以前,我省一些村办公室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一些村级组织为了化解村级债务,将办公室变卖还债。一些村因为没有村办公室,党员干部被戏称为“没有家的人”。

  村民办理外出打工、结婚登记、新生儿落户等事项,要先到村会计家开介绍信,半私半公,很是麻烦。村级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农村党员干部在村里开展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2006年早春的一天,全省每个市(地)组织部长的办公桌上都放着一封来自省委组织部的提示信函:请你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要确保年底前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和要求。

  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财政大力投入,全社会都伸出援手。各部门帮建投入1亿元,社会捐助1942.77万元,县乡村自筹5.84亿元,全省省管党费投入3494.63万元,部门帮扶、村企联建、大户联建,村民自发义务出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5032个新建的村部在人们的盼望中拔地而起, 1974个破旧的村部全部修缮一新。龙江大地的乡村第一次实现了村级场所的全覆盖。各地还配套建设了2994个室外活动广场,1365个体育健身路径,5812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3700个休闲娱乐室,2143个卫生所,4097个农村图书室。

  “家”里的事儿我们自己说了算

  建好的新“家”如今成为村里的政治中心,墙上最显眼的位置上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应俱全的党建制度跃入眼帘。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政务、党务公开的信息,都是村民最关心、最想知道的事儿。一目了然地看到村里的钱是不是都用在了刀刃上,村里今年要为村民办哪些事,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是不是都得到了落实等等。

  在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的一个村部里格外热闹,为确保投资120万元、8公里的通村公路项目及时施工,按计划按时限竣工,村“两委”决定召开个议事会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很快,40多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聚集到了村部,“村里的事儿,咱们自己说了算!”刚刚参加完党员会议的老党员自豪地说。

  建好的新“家”见证着村里每一个重大的时刻,成为村级民主建设快速发展的里程碑。上级最新的惠农精神就从这里走向村民的炕头,走向了田间地头。

  “村部”成农民信息宝库和知识加油站

  互联网资讯、图书报刊、科教光盘、培训班……“村部”成为农民们的信息宝库和知识加油站。飞速发展的世界在中国北方农村看得见、摸得着了,脱贫新思路有了,致富新门路通了。

  呼玛县的乡里、村里都会组织村民学习农作物绿色生产规程、无公害农作物生产技术等。村民们说,不用咱出去,请来的专家讲知识,还能边看录像边学习,农闲再也不愁没事干了。

  王永志是方正县会发镇爱国村的村民,家里种了30多亩水稻。参加了村里农村经济信息咨询中心的网络知识培训后,他开始尝试在网上卖水稻。这一试不要紧,每斤水稻多卖了0.08元,算下来,增收了1000多元钱。如今,到“村部”上网查农资最新价格,看农产品市场行情,已经成为很多和王永志一样盼着多赚钱的村民们每天要做的事儿。

  咱村文艺人唱响和谐曲

  “现在虽然经济发展了,各项事业也发展了,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仅凭文化中心的图书室,娱乐室还不够。”佳木斯腰驼子镇愚公村的党组织书记李美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培养咱村文艺人。”村里组建了文艺队、秧歌队,自编自演,把村风村貌、好人好事通过快板书、舞蹈等文艺形式宣传出去。渐渐地,村里打麻将的少了,赌博的没有了。

  延寿县中和镇崇和村,原来是有名的后进村、上访专业村,村活动场所建成后,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村风民风有了彻底改变,已是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信访案件零发生村。

  肇东市曲乡村投资22万元,重新维修翻建了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内部设置村民议政室、文体综合活动室、会议室、卫生所。同步修建了文体休闲广场,建设硬化面积460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各一处,辟建了卡拉OK厅、游艺室和太阳能农民浴室,丰富了群众生活,提高了村民文化生活品味。

  去年以来,各地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积极开展“二人转”、秧歌、棋类比赛、歌咏比赛等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全省农村共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23259次。

  搭建服务平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有事找‘六农’超市。”成了佳木斯富锦市育林村村民们的口头禅。

  唠起“六农”超市,富锦市宏胜镇党委书记说:“为广大农民提供农资、农技、农贷、农机、农畜、农情服务的‘六农’服务超市成立以来,先后与省市6家农资商店,以及农垦建三江分局大兴农场科技科、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4个涉农技术部门,龙江富拖有限公司等3家农机生产厂家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省、市农业信息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农民需求,按农民需要的品牌、品名进货,并且保证与市里同质同价,极大地方便了农民,也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支出。”

  “过去办理四轮车落户、工商营业执照、房屋审批等事情,要耽误好几天工,又得跑乡镇、又得去县里,好多天才能办成,现在不出村就能办妥,一点也不用愁了。”

  “同样的干部,同样的老百姓,为什么现在办事效率这么高?”塔河县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关键在于通过村部这个为民服务的平台,进一步理顺了干群关系,群众更加信任村干部了。”

  村级活动场所的建成使用,使村干部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各地普遍设立了信访接待室、计生服务室、代理服务站,开展群众来访接待日、村民代表议事日、代理服务日等活动,帮助农民调解邻里纠纷、代办证照、户籍管理、民政优抚、劳务输出、司法调解、计划生育等便民服务,努力实现村民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省依托活动场所共建立代理服务站点6050个,近一年来服务农民群众55.6万人次。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