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绘蓝图 更好发展惠民生
牡丹江 实施三大战略 新一轮追赶跨越

  “十二五”时期,是牡丹江追赶跨越的机遇期、提速期。牡丹江市长张晶川代表说,牡丹江市要紧扣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力建设沿边开放先导城市、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城市、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幸福城市。全市经济力争保持15%以上的增速,五年内实现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投资、消费、进出口七个翻番。

  2011年,牡丹江市要适应“十二五”开局起步的现实需要,更加注重先导区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城乡统筹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是开展产业项目三年攻坚。围绕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专题推进13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力争当年完成投资253.2亿元。全市招商引资增长3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

  二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佰佳信生物农药等项目为依托,加快发展光伏、生物医药等六个战略新兴产业,以辽宁宝来、兵装风机等企业为龙头,提升裂变化工、装备制造等六个传统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为主线,壮大8个国家级绿色种养基地,打造10大产业集群,壮大特色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农民收入“万元市”目标;建设传媒服务外包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提升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期末,全市三产比例优化到12:43:45。

  三是加快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抓住全省推动绥满沿边开放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坚持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加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运营管理,加速域内11个专业园区建设,启动建设市开发区5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支持6个境外园区发展,争取华宇、莫戈伊图伊工业区升级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快适应性战略调整,推动单向贸易向双向贸易、单边贸易向多边贸易、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转变,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亿美元。

  四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推进4个城区简政放权和10乡镇强镇扩权试点,强化中心城市、城关镇、小城镇、农垦森工、中心村“五个带动”,加快城镇化、社区化和一体化,三年内建设100个农村新型社区。

  五是加速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结合“三优文明城”创建和滨水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加快路桥、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区5000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开展取消空中架线“蜘蛛网”、交通秩序整治等12项城市环境综合升级专项活动,推动城市管理整体提档升级。

  六是强力推进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重点办好29件利民实事,包括新增就业5.5万人,全年投入五项保险资金30亿元,加大爱心基金救助力度,新建公办幼儿园22所,建设廉租房2000套、公租房3000套等等。

  “十一五”回眸

  深入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全市呈现“2345”的发展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3.1%,实现两年翻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实现三年翻一番;GDP年均增长16.4%,实现四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7%和17.4%,实现五年翻一番。尤其是沿边开放和产业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上升为省级战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6个境外园区入驻企业46户,境内7个园区3个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累计上项目564个,完成投资242.2亿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