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精神文明建设侧记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爱辉区坚持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各项群众性创建活动有声有色。
在城区,大力开展“三优”文明城创建活动。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形成全民参与、争创一流的浓厚社会氛围,城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管理日益规范、市民素质日益提高。在机关,全面开展“行政问责制”,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去年,全区有26个单位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114名同志获得市级以上表彰,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在农村,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基础,广泛开展“文明村屯”、“文明家庭”、“文明农户”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积极推进“农家花园细胞工程”,倡导一乡(镇)创建一个示范村,一村(屯)创建一条示范街,以典型带动为载体,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窗口行业,进行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组织开展的“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等实践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活动为契机,加强驾驶员和行人交通安全教育,创造良好的交通秩序,提升文明水平。
整治环境育文明
环境干净整洁,绿树花草环抱,社区服务设施齐全……如今,在爱辉区,无论是新建的住宅小区,还是年代已久的平房区,人们的居住环境都在一天天地变美。
近年来,为改善城乡环境,爱辉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该区启动了旧小区改造和万棵果树进社区工程,改造小区14个,种植果树6032株,铺草坪11988.2平方米,29个小区告别无绿化历史。投入70多万元为平房区增设垃圾箱71个、新建脏水窖80个、翻建维修厕所11座,平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投入188万元,改造农村户厕1675座;投入933万元,对通村路进行改造升级;投入750万元,完成四旁绿化8000亩,2010年计划打造精品小区10个,补栽绿化小区30余处,主要种植花观果类乔灌木5000棵。
去年,爱辉区财政首次增设了农村卫生经费,为乡镇卫生环境治理提供了保障。环境整治成为该区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成为政府为百姓做好事、实事的“民心工程”。在服务百姓的同时,该区也荣获了诸多荣誉,2008年,全区获得了省级卫生城称号,区内先后有18个部门、乡镇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1个行政村获得省级卫生村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城区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提升素质塑文明
爱辉区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思想,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一条主线。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抓好道德建设,加强文明礼仪培训,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在宣传教育活动中,该区积极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发放《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制作文明礼仪专题片,借助宣传栏、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为提升农民素质,该区在教育内容上因人而异,着力抓好形势政策教育,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宣传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讲清楚,用政策调动人心,用利益激励人心。同时,不断完善区、乡、村三级农村教育网络,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各类科学常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爱辉”读书活动,大力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区文明办组织有关部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完善青少年社区活动中心,加强对网吧等活动场所的监督和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空间。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