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牡绥东”上崛起特色城镇
穆棱市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图片)
6月30日,穆棱市四平山生态公园内,数百名干部群众共同参加了首批“公仆林”认种认养活动启动仪式。
近年来,穆棱市坚持实施“穆棱大地绿化工程”、“三优文明创建工程”和“城乡洁净工程”,不断加大对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力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将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发挥典型镇村的示范引导作用,走出穆棱特色城镇化道路,一座生机盎然的中俄边城在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崛起。
打响城乡环境整治攻坚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中,穆棱市坚持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建立了领导包扶、部门帮扶、激励奖惩、检查推进、舆论监督、长效保洁等机制,发动全民参与,实行建管并举,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城乡环境整治见实效。今年早春冰雪尚未融尽之际,穆棱市便打响了城乡环境整治的攻坚战。
一时间,在穆棱随处可见机关干部挥锹奋战清理垃圾、残雪的场景,市区重点治理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死角,清除道路两侧、建筑工地、绿地草坪、居民小区积存的垃圾堆、残土堆。
为保证环境整治工作的质量和连续性,穆棱市实施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市级领导带领文明办等部门每5天检查一次环境整治的进展情况,对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150余次。
如今,穆棱市市区及乡镇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整个镇村环境整治期间,穆棱市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清理垃圾堆4041堆,牲畜粪堆3012堆,柴草堆6749堆,投入人力24743人次,投入车辆6182车次,清运垃圾23348吨。
为妥善处理好镇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穆棱市不断探索垃圾处理新模式,经多次积极运作,2010年6月7日,现代高标准垃圾处理项目落户到绥穆新城的核心区——下城子镇,该项目由中国生态环境开发研究所投资建设,采用生态大循环经营理念,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处理成再生物资,其他生活垃圾则合成为有机复合肥,做到把城乡污染物变费为宝,该项目将同时处理绥穆新城及周边村屯生活垃圾,可净化方圆50公里范围的镇村环境。
硬起手腕狠抓城乡绿化
穆棱市高度重视城乡绿化工作,积极响应省委“三年绿化龙江大地”的号召,深入实施“穆棱大地绿化工程”,并将之纳入该市的十大工程合力推进实施。
他们制定下发了《穆棱市城区庭院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和《穆棱市市区绿地、树木认建、认养实施方案》,市区内对庭院按总用地面积比例确定绿化指标,广泛开展植树植草。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旧城区开发改造项目均确定配套绿地指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楼盘,不予竣工验收。
广泛开展市区树木认种认养活动,破解造林资金少的难题。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业者、家庭和个人均作为认种认养主体,划定认种认养区域,分别规划出了“公仆林”、“党员林”、“青年志愿者林”、“团员林”、“巾帼林”等。采取“以资代劳”或“以劳代资”的形式进行认种认养。
镇村绿化则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按照由外到内,梯次递进的标准进行绿化,大力推广“乔为主、灌搭配、花点缀、草为被”的绿化方式。 该市还将确立市树与市花,把绿化融入到城市文化、城市精神之中。
为进一步加强穆棱生态建设,2010年,穆棱市提出实行地方国有林场全面停伐,举全市之力建设生态穆棱,全面提升穆棱的绿化率。全方位推进道路绿化、乡村绿化、企业绿化、庭院绿化和立体绿化,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和有奖举报机制。同时,他们积极推动林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荒山使用权和合作造林、业主开发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参股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
重资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驾车行至穆棱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抽象派风格的雕塑——“膜结构”,似鼓足风力蓄势劲发的风帆,呼应着穆棱凭风生金的风电产业。占地5万平方米的钟山广场彰显出穆棱市政建设的不凡气度。
穆棱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做到改革成果人民共享,逐年加大对市政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6221”、“1239”等市政重点建设工程。改造了工农街、西环街、长征路等主次干道12条,铺装市区100条巷道沥青路面。新建了钟山广场和开发区林园广场,新建街心广场10余处。投资6500万元建成南环路及铁路跨线桥。启动建设四平山生态公园、穆棱河文化公园,扩建西环广场。
2008年起,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穆棱更是超前谋划,聘请世界一流的英国阿特金斯公司规划设计了一座“绥穆新城”,整合穆棱辖区内的下城子镇、马桥河镇、兴源镇和穆棱经济开发区“三镇一区”,与百年口岸绥芬河市一起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的绥穆新城,用10年时间,承载1000户大中型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人口10万、税收10亿元目标。建成后的绥穆新城将成为黑龙江省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上的重要结点城市。
将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一并推进实施是穆棱市在小城镇建设中一项成效明显的举措,2009年,穆棱市重点建设了省级新农村试点村——兴源镇东村。规划建设了东村示范新村,新村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用2年时间,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9215平方米的文体广场,1236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楼,同时建成别墅4栋12户,样板房12栋24户,村内街道全部实现硬化,电缆、光缆、有线电视、自来水、排水、供热管道线路全部建在地下,全区实现香化、绿化、亮化。
2010年,穆棱市确定兴源镇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试点镇,发挥东村示范新村的示范作用,以镇内4个示范新村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园区建设为突破,辐射带动其他10个村全面发展。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通过推进5个农民住宅新区、8个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旧区“穿衣戴帽”工程,用3年的时间将兴源镇建设成环境整洁优美、致富产业规模发展、社会事业繁荣的高标准示范精品。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