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扑面来:双鸭山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纪实
宽阔洁净的街道,游人如织的广场,新风荡漾的楼院……漫步双鸭山大街小巷,人美城靓、政通人和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吹响“集结号” 小城无处不飞花
双鸭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三优”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四城同建”的创建方向,明确了“三年‘三优’工程创建全覆盖”的创建目标,吹响了创建“集结号”。
坚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道德市民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城市十大工程、农村三项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人居环境、物业环境、交通环境和服务环境;全面改善关乎民生的三供两治、市政功能、园林绿化、滨水建设、景观建设、公益建设、便民设施、文化净化、服务秩序、数字创建工作。
“五大工程”、“八大环境”、 “十大改善”,有效推进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城乡环境的改善、市民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城市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牵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集贤县的“靓丽小区”、“生态村屯”工程,宝清县的“城市建筑穿衣戴帽美容”、“园区景点自然人文景观”工程,友谊县的“鲜花城区”、“秀美家园”工程,饶河县的“沿江风情”、“中俄融汇”工程,尖山区的“城市名片”、“城市窗口”工程,岭东区的“山水园林”、“文化广场”工程,宝山区的“热网环保”、“文化社区”工程,四方台区的“环路畅通”、“功能配套”工程等,成为创建工作的一个又一个新亮点。
打响攻坚战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双鸭山市率先提出在高寒地区和煤炭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今年投资2.3亿元植树绿化16.8万亩,是前3年造林的总和,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各项创建指标均接近国家森林城市评价体系。
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0%以上,危险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325天。同时,抓实硬件建设,投资近30亿元实施棚户区和老城区改造、安邦河治理、“三馆”、行政审批中心、客运站、福利中心、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150项。
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采取“一抓、两带、三强化”措施,开展春、秋季城乡环境“五个四”工程综合整治会战,开展各级文明单位包保责任区“六清”工程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三个十”综合整治、爱心义工志愿者“七个一”奉献活动,确保了治“五乱”、实现“五净”工作目标的落实。
加大棚户区和泥草房的改造力度,改造拆迁棚户区1.2万户、开工建设住宅57.8万平方米,竣工住宅18.2万平方米,楼房平改坡及穿衣戴帽工程212栋。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三项工程”,投入13.2亿元改造泥草房1.53万户、硬化农村公路798公里、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32处,在全省率先实现通村公路硬化和自来水村村通。
投入近20亿元实施26项利民行动,构建龙唐、双矿两大国企供热特许经营新格局,对61个小区和市区供水、供热、供气老旧管网进行维修改造,市容环卫实行18小时保洁,主次干道和出入城口实现20小时保洁,更新垃圾器具、清扫和运送设备,市容市貌实现了“五无”,即生活区无垃圾积存、主街路无灰尘飘浮、人行道无垃圾碎屑、出入城口无死角死面、市区无冰棱积雪。
文明新风尚 忽如一夜春风至
讲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像春风一样荡漾在双鸭山广大市民中间。
以“爱心义工志愿者”义务奉献为载体,依托各级文明单位、社区居民、退休及城市低保户组成的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务整治、义务管护奉献活动;
以“巾帼树新风、美德进我家”、“汇聚青年力量、共铸和谐家园”等群团组织进行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人人讲环境、人人建环境、人人是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以“四进社区”、“和谐小区(村屯)”建设为载体,开展“知礼仪、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身边行、讲文明从我做起”等主题实践活动。
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为载体,调动各级文明单位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出人、出物、出资金与社区、街道、小区、村屯结成联建对子,开展共建共治活动;
结合实际,明确了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10项工程;
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十好文明乡镇、十好文明村屯、十星文明农户创评 “三个十”工程。
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在双鸭山城乡一浪接一浪。
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无偿代办制、否定报备制、失职追究制和政务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文明服务竞赛活动;
在执法行业开展公平执法、公开执法、公正执法、接受社会群众监督文明执法竞赛活动;
在行业窗口开展“暖心服务、诚信品牌”、“星级窗口”、“星级大厅”、“星级岗位”、“星级营业员”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在出租车和城市公交行业开展“星级出租车”、“星级的哥(的姐)”、“星级驾驶员”、“星级公交线路”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创建文明城市的“软件”与“硬件”,在双鸭山市实现了同步升级。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