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3亿完成植树造林18.34万亩
黑龙江省双鸭山 绿意渐浓书锦绣
挖坑、栽树、填土、踩实、浇水……今年春季,热火朝天的植树造林场面,为绿意渐浓的双鸭山增添了一份动感。
双鸭山市2010年投入2.3亿元资金,完成植树造林18.34万亩。
大手笔——勾勒出绿化蓝图
近年来,双鸭山市通过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矿还林、退房还绿、停伐减伐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2007年,双鸭山市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山水生态城粗具规模。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绿化龙江大地的决定,更加坚定了双鸭山造林绿化、改善环境的信心,全市上下迅速动员,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当年成为全省首个城市中心区森林全面停伐的城市。
一鼓作气,乘胜出击。2009年,结合双鸭山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等优势,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高寒地区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构想,以建设“三江锦绣地,山水森林城,魅力双鸭山”的理念为指导,力争通过三年绿化,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这个市聘请国家林科院专家,编制完成了《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照核心区建设“两轴、两带、六楔、多园、多岛”布局,通过实施打造森林城区、安邦河流域治理、环城森林生态圈以及乡村绿化等工程,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保证造林绿化工作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
在确保完成三年绿化任务的基础上,双鸭山市放眼更高目标,计划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形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使双鸭山成为我国东北部最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之一。
大行动——植树造林热潮涌
2010年,是全省“三年平原绿化”的决战之年,也是双鸭山绿化的攻坚年。
为此,双鸭山市将造林绿化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三优”文明城市和省卫生城市活动相结合, “四城”同建,合力推进,力争实现森林覆盖率39.5%。全市人民用前所未有的“双鸭山力度和速度”,轰轰烈烈开展了大规模的城镇绿化、村屯绿化、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荒地育林、路侧植树等绿化行动。
2010年,全市投入资金2.3亿元,是上一年的3倍,推进城区、主要道路、农田、河岸和村屯防护林等绿化项目建设,实施山体绿化、滨水绿化、街路绿化、单位绿化、休闲绿化、公路绿化、县区绿化七大绿化工程,共造林18.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1%。
青年人喜结良缘栽“爱情树”,孩子上学栽“成长树”,军民团结栽“鱼水树”,毁林盗伐栽“悔过树”,栽种各类特色林在双鸭山蔚然成风。到今年,这个市新增特色林18处,责任林达到96处,形成了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工程——建绿色美好家园
以城区绿化为重点,全面实现公路绿化、村屯绿化,是今年双鸭山市植树造林工程的重点。
他们把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配套部分,纳入工程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借城市改造之机提升绿化水平。建设城区绿化“沿线”工程、 “扩面”工程、 “精品”工程。在整体绿化上下大功夫,在打造特色上做好文章。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花合理配植。投资上千万元,实施大树进城,使城市绿化有特色、有亮点。
将村屯绿化作为今年新农村建设三项重点工程之一,与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今年,绿化村屯240个,其中高标准绿化112个,绿化总面积2.4万亩。实现村屯绿化率100%。同时,建一批特色林、责任林、个体林、商品林、林果采摘园和专业队营造公益林,新植苗木58万多株。此外,还补植国、省、县公路13条,绿化乡村道路89条,总里程870公里。
坚持立足新情况、新变化,依据政策拓地源,反租倒包租地源,退耕还林增地源,宜林两荒扩地源,林权改革活地源。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721万元,转租倒包土地22865亩。
大投入——创造“生态大财富”
近年来,双鸭山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逐年增加绿化投入资金。市政府将造林绿化资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渠道。
此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造林绿化建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共建、认养、冠名、捐助和义务劳动等形式支持造林绿化工作,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今年,全市社会募集资金总额达5076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