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黑龙江省“新农合”新政一粒子走活一盘棋
患者增多了 工资增长了 乡镇卫生院找到了发展的好契机

  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农合管理办主任杨振远将开展“新农合”的意义总结为“三得”: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他告诉记者,阿城区是2006年全面开展“新农合”工作的,从这儿以后,这里医护人员的收入水平就一年一个变化。没开展“新农合”之前,有的乡镇卫生院全年仅有两三万的进账,医护人员的月工资也就二三百元。开展“新农合”后,乡镇卫生院的患者明显增多,2007年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工资水平就接近于档案工资了,2008年医护人员工资水平就已达到档案工资水平,2009年医护人员工资水平已略超档案工资。

  肇东市乡镇卫生院的变化非常明显。 当记者再次来到两年前曾去过的肇东市五里明乡镇卫生院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两年前那个简陋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气派的3层小楼。一楼竟然像城里的医院一样,有一个宽敞的门诊大厅,中药局、西药局、划价处一应俱全。病房的变化也翻天覆地,病房数量由1间变为7间,以前的光板床现在铺上了统一的蓝色床垫,病房里还有了电视和空调……

  五里明镇卫生院院长王树明对这里的变化最有感触:“这几年医院的收入年年都上新台阶,2007年业务收入近200万,2008年近300万,2009年达到了450万,今年他的目标是500万。医院自2009年1月末搬进新楼后,门诊的日处方量都在百张以上。以前农民得了病,小病拖着在家养,大病就上大医院。现在农民只要不舒服,就跑到我们这儿来,来看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的人一下就多了起来。我们医院的药品是零差价销售,售价与进价一样,所以农民也很乐意来这里用门诊账户的钱开药。”

  记者两年前在肇东市太平乡卫生院采访时,那里还很冷清,只有一个医生守着空荡荡的诊室和病房。可是这一次去的时候,病房爆满,医生和护士都在进进出出地忙碌着。这里的院长侯宝玉笑着告诉记者:“卫生院去年新增了外科和中医诊室,更换了1.4万元的手术床。现在我这里是房也不够用,人也不够用。患者多的时候,屋子里都是坐着凳子打点滴的人,就连我这院长室都被挤满了。两年前我这里只有两名医生,现在有4名医生了,可还是忙不过来。大家的干劲儿都很足,随着患者的增加,大家的收入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没开展‘新农合’工作前,我们这里的最低工资是每月300元,现在我们医务人员的工资是1000元到3000元不等。2008年我们的总收入首次突破了百万,于是我们专门拿出了30万元改善了6家村卫生所的就医条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