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民生之“树” 力办民生之事 着眼民生之盼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绘就民生“七彩图”
去年,富裕县拿出8103万元资金,大手笔运作“民心工程”,绘就了一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所住、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的和谐画卷。
厚植民生之“树”
就业,民生之“树”。根系发达,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富裕县先后拿出700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对下岗职工创业进行扶持。
县领导带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为下岗职工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开辟就业“绿色通道”,为特困就业人员优先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优先推荐和提供就业岗位……
至今,该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100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减免各项税费800万元。在政府的扶持下,有426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带动40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4050”人员33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5%以内。
力办民生之事
去年6月,富裕县遭受了50年难遇的“6·19”特大洪灾,最大过程降雨量达178.2毫米,全县因灾倒塌房屋119户、258间,112.7万亩农田受灾。逐村逐户踏查灾情,救助措施到位之后,县领导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给贫困户一个安稳的家。
养奶牛、种水稻、搞劳转、盖砖房。
统一规划,着眼长远,给贫困户一个高质量的新居。
县财政拿出312万元资金,每户补贴6000元,帮助520户建成了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新居。
农民最怕的事,全力解决。
当前,农民最怕什么?富裕镇繁荣村村民郑志标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病。
农民怕病,一是有病难求医,十里八村找不到一个医生;二是有病看不起,卖两头牛的钱做不了一次心脏手术。
不过,老郑现在不怕了。他说,参加合作医疗,上面给报了1.1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县民政局给了4000元。如今,该县已有13.87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不仅如此,去年该县投资500万元,新建了4个乡镇卫生院,139个村级医务室遍布农村,农民可以就近看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百姓最怨的事,用心去做。去年,该县投资533万元,完成了县城动力路、气象路等8条路段的道路硬化及雨水管线工程建设,硬化道路2.65万平方米,铺设雨水管线6280延长米;投资6463万元,硬化通村公路220公里。结束了城乡居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着眼民生之盼
百姓最盼的事,尽其所能。
农民最盼什么?塔哈乡东塔哈村农民卜文胜说,做梦都想女儿能上个好学校。
富路镇长兴村75岁的孤寡老人王洪茂说,年岁大了,孤身一人,最盼有个温馨的家。今朝,他们梦想成真。
继投资2500万元建成励志学城一期工程后,该县去年又投资3680万元建成了二期工程,今年3月,全县80%的农村初中娃集中到县城新区上学,享受到优质教育。
继合并富路等4个乡镇敬老院,投资400万元建成县中心敬老院之后,去年,该县又合并二道湾等4个乡镇敬老院,投资500万元开工建设县五保供养中心。今年9月,全县630多名“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供养面达到50%,居于全省领先地位。
在改善民生方面,该县“慷慨大方”得让人惊讶。去年开工建设的一些大工程,投入都是以千万元计,如县文体活动中心1082万元,县人民医院扩建2400万元,廉租住房建设1315万元,供热工程4000万元,供水改造1600万元……如此大手笔,反映出县里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不需解释,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光明乳业二期工程征地拆迁仅仅用了2个月时间;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会有那么多的农民主动投工投劳;炎炎夏日,老大妈会为附近工地送去凉开水;大街、公园、广场偶然飘落的烟盒、纸屑,小学生见到都会俯身拾起……因为,富裕是他们挚爱的家,一个让他们处处感到温馨的家。
我们真正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