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
黑龙江省牡丹江创新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模式实现多赢
一举多赢 全力建设宜居城市
“改造一处,就成为一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带和功能区。”在棚户区改造中,牡丹江市坚持棚改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滨水城市建设要求相结合,对回迁安置房实行高标准规划、建设、安置,使棚改小区在20年内不落伍。
曙光新城是市政府主导推进的第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如今这一小区不仅成为牡丹江规模最大的、设计水平最高、基础设施最全、配套功能最好的小区,也成为全省棚户区改造的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该项目既能改善原址3000余户居民的居住条件,还可以安置工业密集的大庆路两侧6片棚户区5000户居民以及“三溪一河”沿岸两侧1000户棚户区居民;既为工业区发展腾出了空间,又为“三溪一河”环境治理创造了条件,可谓一举多赢。
据统计,2007年以来,全市共改造和正在拆迁的棚户区385万平方米,占任务的58%,其中市区已改造和正在拆迁的棚户区173万平方米,占任务的62%;已建和在建廉租房共1.46万套,为大部分低收入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农村泥草房已改造37.9万平方米,计9000多户,完成任务的29.6%。通过棚户区改造新修道路52.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60万平方米、新安路灯1500多盏,城市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未来三年内,牡丹江市将全部完成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
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还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前10个月,牡丹江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1%,新增就业岗位7000余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