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城镇 建设舒适家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创建“中国绿色名县”纪实(图片)
通河江畔广场
2009年末,在南昌举行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暨技术博览会中国县镇绿色发展论坛上,通河县优良的生态环境获得专家的一致肯定,被评为中国绿色名县。黑龙江省仅有通河、塔河、庆安获此殊荣。
通河县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生态大县、发展通河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要在青山绿水上做文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全面建设稻米生产基地、休闲旅游基地、绿色食品基地。
紧抓源头 控污制污
通河放弃了许多对经济增长有较强拉动作用但具有污染性质的工业项目,并相继投入6000多万元,对造纸厂、热电厂污染点源进行排污整治。还推进集中连网供热,取缔了分散供暖燃煤锅炉;加大对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促使企业降低能耗。
通河按照城乡环境整治规划要求,严格控制污染源。去年,该县就镇内饭店油烟进行综合治理,并进行定期检查。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每年度都对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测,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不准许上路。通河城镇大气情况始终达到环境质量空气二级标准。通河还新建日处理生活污水2.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采用浮动生物床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工艺,年削减污染负荷325.8吨,氨氮43吨。
加大投入 整治环境
通河还加大了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了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新建的城镇生活垃圾场位于富林乡,距县城8公里,垃圾场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填埋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垃圾场总使用年限为20年,为IV类建设规模。2007年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常使用。日处理垃圾180吨,日处理能力为IV级。垃圾场采取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率100%。
为了保障清洁水源的安全系数,通河县在育林涵水、保持水土上狠下功夫,先后流域治理、生态修复135万亩,植水保林25万亩,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小流域65条。还在农村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和生物防护技术,尽可能减少水污染,最大限度优化水质增加水量。为了下游人民免受水患,通河县以流域为单元,以河道治理为主线,从北向南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共治理河道760公里,生物防护552公里。四大河流主干道治理任务基本完成。三年来共投资1.1亿元,使全县水库达到40多座,筑堤214公里。
查处到位 整改到位
通河把环境安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的原则,相继开展了水源地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汛期矿库安全检查等具体工作。
这个县制定了重大环保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泄漏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还结合环保专项行动、排污费征收、污染设施例行检查等其他工作,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保证了各企业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存在的环境隐患能及时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河县十年来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为该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