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龙江高校财务管理再跃新台阶

  近年来,省属高校支出规模年均增幅超过20%,在财政投入越来越大、银行贷款规模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黑龙江省财政部门加强高校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自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黑龙江省高校形成了以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自筹资金为主的资金筹措体制。在黑龙江省财政状况比较紧张、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省级财政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2008年,省属高校决算支出规模达到61.01亿元,比1998年增加51.58亿元,增长5.5倍,年均增幅20.53%。

  随着高校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教育部门以及各高校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黑龙江省高校财务管理再跃新台阶。

 

    生均财政拨款超5500元,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

 

  去年,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从当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按生均培养经费拨款的增长机制,力争到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全国高校预算内生均水平。2008年,省级财政增加投入1.86亿元,将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提高到5000元;今年,省级财政增加安排资金4.4亿元,使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超过5500元。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蔓延,黑龙江省经济受到较大程度影响情况下,省政府安排这样一笔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是多年来少有的。

  实行扩招政策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国家政策性增支和提高生均财政拨款等方面资金14.4亿元。2009年,省属高校生均预算内财政拨款水平达到5636元,比2008年增加1038元。

  同时,对高校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强,通过对省属高校学费等预算外收入全额返还,鼓励和支持高校积极组织收入,使各高校预算外资金大幅增长。2008年底,省属高校预算外资金决算支出达到35.49亿元,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31.39亿元。

  黑龙江省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学科研质量不断提高。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18所省属院校中,13所优秀,5所良好,优秀率达72.2%。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管理水平再提高

 

  近年来,黑龙江省高校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各高校按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基础信息和相关资料,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科学细化项目支出,使财政资金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

  自2005年春季省属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以来,黑龙江省打破了以往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账户,由学校自行安排支出的传统拨款方式,推进了集中支付改革的顺利进行,明显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对财务工作的领导,一些院校实行了总会计师制度,目前,已有10所学校设立了“总会计师”岗位。

 

    增收节支 ,开源节流 ,财务管理日趋规范

 

  各个学校围绕建设节约型校园,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增收节支措施。围绕增加收入,各高校广开筹资渠道,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同时,各高校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努力降低办学成本。很多高校对用电大户和教学设施实行按表计量,对新建教学设施安装节能用电设施;有的学校还在教室、图书馆安装了红外感应装置,做到人走灯灭。有的学校对公用性较强的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开放共享,使仪器设备的平均单台件使用年机时数逐年提高,节约了大量资金;有的学校整合投影仪、照相机、笔记本电脑资源,建立并实行了借用制度。有的学校重新核定了各院系编制,合理配置人员,清理“吃空饷”人员和外聘人员。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