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沼气点亮龙江新农村

  黑龙江省农村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一直是就地取材,靠山砍山,平原烧秸秆。由于冬季漫长,农户的家里永远是“烟熏火燎”。近年来,随着沼气、秸秆、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日渐兴起,不仅为农村提供了新的能源,而且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走进望奎县厢红五村,20家农户建成了农村能源技术集成组装示范一条街,每户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有太阳能保温住房、太阳能保温猪舍、12立方米沼气池,年产沼气500立方米、沼肥16吨以上,年节约标煤4吨左右,仅庭院生产生活增收节支一项就达万元以上。农民田秀珍说:“从2002年起,俺就没有用过煤气罐,没烧过柴,一天都没有间断过使用沼气。”

  如今在农村新能源建设项目区,房前屋后的牛粪不见了,柴草垛没了,工业下脚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树、草坪、健身场……

  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是国家为改善农村能源供求结构、美化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施的一项改善农村环境的民生项目,是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能源生态工程项目。国家对农村能源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国家每年安排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资金扶持以农村户用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农业部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纳入为全国农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不断加大实施力度。黑龙江省也把2009年作为农村沼气项目推进年,而且作为全省“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全力抓好户用沼气项目实施。

  据悉,黑龙江省近年来通过试点示范、宣传发动、政策扶持、科技支持,引导广大农民开展农村能源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1万户、大型沼气工程12个、秸秆气化站集中供气和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21个、太阳房237万平方米、太阳能畜禽舍11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33万平方米、节能温室4500万平方米、燃池1.2万个、省柴节煤炕连灶313万铺,每年可形成节能开发400万吨标煤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点灯、做饭只占沼气项目总体经济效益的一小部分,沼液、沼渣可以利用起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这对绿色食品大省黑龙江来说意义更大。

  黑龙江省农民通过建设“四位一体”(日光温室、沼气池、猪舍、厕所)等模式,既用上了清洁方便的沼气能源,年节省做饭、照明支出约320元;还通过沼渣、沼液利用,使农作物产量提高了8%~15%,减少了化肥、农药支出480元,生产的农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市场售价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50%。冬季利用太阳能保温猪舍与传统猪舍养猪相比,生猪的日增重同比增加0.19公斤,饲料消耗减少1/3,饲养周期缩短20天,仔猪成活率和生猪出栏率明显提高。

  不仅如此, 海林农场建成的大型沼气工程,不仅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且还打破了北方寒区不能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禁区。现在,沼气工程每天生产的3000立方米高质量的清洁沼气,24小时供应场部地区居民。海林农场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天大约消耗1立方米的沼气,相当于使用液化气成本的70%,而且生产燃气的原料可就地取材,还清洁环境。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资源被直接用作燃料,造成了“资源消耗-生态破坏-能源更加短缺”的恶性循环。改变这一局面,大力发展农村秸秆气化和沼气等清洁能源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基本可以解决农户一年70%以上的炊事用能,年节柴0.7吨以上,相当于保护1.6亩林地,还可减排7公斤二氧化碳和800公斤烟尘,每年处理畜禽粪便可达6~7吨,可提供沼肥6~7吨,减少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建设一处300户规模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每年可节约秸秆燃料800吨,相当于保护林地400多亩,减排二氧化碳54万立方米、一氧化碳0.6万立方米和烟尘7.2吨。

  省农委副主任白祥和形容沼气能源给农民带来的变化时说:“新能源的确给农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美化、净化了环境,又使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