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民营经济成跨越发展生力军
近年来,七台河市全力推动民营经济战略升级,民营企业步入了规模化、集群化、科技化、多元化的发展新阶段。到目前,非公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9.8%、占全部税收的59.2%、占非农就业岗位的70%。非公经济的大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跳跃式发展。2008年,全市GDP实现187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3.4亿元,增长48%,总量全省第四;全口径财政收入32.5亿元,增长72.2%。
扶持非公经济规模化发展
该市坚持以最优惠的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增值一批民营企业大户。近三年,每年都有10户以上民营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5户、一年新增15户,纳税超千万元民营企业28户、一年新增11户,超亿元企业4户、一年新增2户。
该市出台《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对扩大投资规模的企业,连续三年百分之百返还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市级财政每年新增1000万元资金扶持企业扩大规模;为帮助企业渡过金融危机难关,煤炭企业价调基金等地方性收费即征即返,提前为企业兑现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近三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亿多元资金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宝泰隆公司成立6年多来,已得到1.3亿元的资金扶持。为把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和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题统一起来,对新上的大项目、好项目,由各级财政补贴征地费用,已累计为企业提供优惠用地300多公顷。
表彰奖励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家,该市奖励纳税前10名民营企业每户一辆小汽车,去年又拿出1200万元资金,纳税大户分别得到了70万元不等的重奖。
推动非公经济集群化发展
围绕壮大木制品产业集群,相继引进了原木加工、集成材、五金、玻璃、包装、物流等配套项目,木制品及相关企业发展到102户,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纳税5000多万元。围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他们依托种植和养殖基地,先后引进了磊森林肉鸡、大自然油脂、林泓米业、山东蓝裕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肉鸡、大鹅、生猪、粮油、饲料、蔬菜等7大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1户,其中国家级2户、省级5户。还围绕拉长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新上了一批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项目,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粉煤灰、煤矸石等废弃物变为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通过扩大协作配套引导企业集群化发展。该市双叶公司是全国家具行业龙头,去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纳税居全国家具企业前3名,双叶家具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为发挥这一龙头优势,他们采取政策驱动、服务促动、载体推动、协会联动等措施,引导分散的家具企业为双叶配套,带动了专业从事木材进口、原料烘干、细木工板、集成板材、家具配件、产品运输等配套企业50多家,形成该市最大的非煤产业集群。
引领非公经济科技化发展
积极孵化民营科技企业。针对民营科技企业投入大、起步难、见效慢、风险高的实际,市科技局建立了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来此创业,一些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坤城矿山机械公司现已成为全国矿山钻具专业化生产厂家,企业开发的矿用人员定位考勤系统、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等多项产品获国家专利,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区域经济百佳创新单位”。
全力支持企业科技攻关。市财政设立企业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人事部门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市政府与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同济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全国一流的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煤化工产业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双叶公司在北京、上海、加拿大等地都设有研发机构,宝泰隆公司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该市已形成了焦炉煤气制甲醇,苯加氢制取精苯、甲苯、二甲苯,煤焦油加氢制取清洁燃油等11种煤化工产品生产能力,其中煤焦油加氢生产成品油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