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黑龙江省克服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多发影响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由于强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上半年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多发的影响,呈现健康发展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发展,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这是从30日在鸡西市召开的全省市(地)农委主任座谈会上获悉的。

  上半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09.9元,同比增加352.8元,增长8.5%,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除去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呈现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春耕生产实现了高标准高质量。5月15日全面完成大田播种,5月25日结束水田插秧,播期比历年缩短3~5天。五大粮食作物十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面积达1.2亿亩,占播种面积的 75%;水稻大棚标准化育苗占72%,比上年增加11.2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推进。水产业加快发展,劳动力转移稳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全省渔业放养面积发展到520.3万亩,河蟹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234.2万亩。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同比增长4%,劳务收入同比增长3.3%。绿色食品产业的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同步推进,截至6月末,全省绿色食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7%。

  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全省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92亿元,落实现代农业建设专项资金2.7亿元。通过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强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扶持和引导农民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和生物发酵造肥还田,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

  四是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截至6月15日,新农村建设帮建单位已启动帮建项目77项,涉及帮建资金1422万元。上半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工1575个,解决了 180个试点村、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能源新建户用沼气池5万个,泥草房改造2.1万户,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五条新农村建设示范带正在形成。

  五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6467个,比上年增加1146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808万亩,占全省农村耕地总面积的 21.3%。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发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全省粮食作物参保面积比上年增长 12.8%。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