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 打造龙江“乡村旅游第一村”< br>“农家乐”休闲游将亮相二龙山
宾县的旅游资源,聚先天形胜,集人文内秀。有“哈尔滨后花园”美誉的二龙山风景区;有二龙山、长寿山、香炉山梯次搭配的SSS级旅游滑雪场;有“红色旅游圣地”中共北满分局旧址;有“新型工业旅游基地”宾西经济开发区等。如今,宾县的旅游业再添“新军”。今年10月份,二龙山景区内的马家屯将全新推出“农家乐”休闲游,作为开发乡村风情体验游的重点工程,亮丽示人。
17日,记者驱车前往宾县。在与宾县县委书记马旦曰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宾县推出“农家乐”休闲游的一些台前幕后新闻。
34人考察团远赴成都取“真经”
6月5日,宾县组织了以县委书记、县长带队的34人赴成都考察团,成员中有相关部门负责人、17位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屯干部代表。短短7天,他们先后赴成都两区三县(市),重点考察了以旅游开发为载体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
提升宾县旅游的品质和产业规模,是考察团求解的重要课题。成都人正按照“特色立农、招商强农、项目富农”的思路,探索“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突出特色,关联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考察团印象深刻的是——成都锦江区的“名村”改造,那里建成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五个特色村庄,汇聚了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文化旅游等城郊农村经济模式,被誉为“五朵金花”。他们的做法,就是在保持原生态和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将传统农业提升为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以此带动都市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怎样把南方“五朵金花”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北方的宾县,并使之生根繁衍呢?考察团成员们边考察,边讨论,以“它山之石”攻取自家之“玉”。
选点打样从二龙山景区实施突破
赴川考察团返回宾县没几天,县委、县政府就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确立了立足现有旅游产业基础,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突出旅游特色,打造旅游精品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并强调了新的旅游开发重点:抓紧新景区、新项目的开发力度,尽早启动“农家乐”休闲游,将二龙山景区的马家屯打造成龙江“乡村旅游第一村”,抢占开发乡村风情体验游的先机。
马家屯位于二龙山景区内,共有102户人家。便捷的交通条件、优美的景区环境、浓郁的乡村文化特色,使之成为宾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马旦曰告诉记者:宾县将以高站位的思考、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加紧对马家屯重新定位规划,挖掘和包装旅游亮点,最终将马家屯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乡村旅游名村。目标是,“将来人们只要提及龙江‘乡村特色游’,首选之地就是宾县马家屯。”
了解到,马家屯正在进行村屯给排水、道路、街道灯饰、公厕、休闲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一期工程预计投入800多万元,政府将给予财政拨款和部门专项资金共计300多万元的扶持,其余款项由马家屯村级积累和受益农户自筹,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打造精品,并最大程度地让马家屯的村民们获益。
“乡下有我三分田。”宾县旅游局长刘延文告诉记者,马家屯将推出“农田认种”、“家畜认养”等农情体验项目,吸引城市游客到农家感受田园生活。“农家乐”的规划布局,将设有风味餐饮、农家别墅、手工作坊、播种采摘园等接待和服务功能区;在操作模式上,组建农民为主体的旅游公司,商业化运营;建设进度上,抢抓旅游黄金周时机,力争“十一”前开门迎宾。取得经验后,将适度扩张,错位发展。
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思路
宾县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一直以来“有点没线,有线没面”,旅游业没有形成产业化大气候。
宾县将着力在打造旅游品牌、壮大旅游产业、增加旅游消费等方面下功夫,将以二龙山为龙头,充分整合县内的宾西经济开发区新兴工业游、香炉山自然体验游、长寿山滑雪游、航电枢纽景观游、北满分局遗址红色游,形成点、线、面关连互补的大旅游格局。同时,修订旅游产业规划,把旅游开发、旅游消费、旅游地产统筹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化的赢利模式。在此基础上,宾县还要按照特色化发展的思路,设计好诸如马家屯“乡村风情游”等“一日游”、“二日游”和适宜分时度假的丰富的旅游产品,给游客多样化选择。
据悉,宾县已同哈尔滨市道外区合作,设计了“区县连游”新线路,近日将组团试游,调整后纳入哈尔滨旅游重点推介项目。
17日,记者驱车前往宾县。在与宾县县委书记马旦曰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宾县推出“农家乐”休闲游的一些台前幕后新闻。
34人考察团远赴成都取“真经”
6月5日,宾县组织了以县委书记、县长带队的34人赴成都考察团,成员中有相关部门负责人、17位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屯干部代表。短短7天,他们先后赴成都两区三县(市),重点考察了以旅游开发为载体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
提升宾县旅游的品质和产业规模,是考察团求解的重要课题。成都人正按照“特色立农、招商强农、项目富农”的思路,探索“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突出特色,关联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考察团印象深刻的是——成都锦江区的“名村”改造,那里建成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五个特色村庄,汇聚了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文化旅游等城郊农村经济模式,被誉为“五朵金花”。他们的做法,就是在保持原生态和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将传统农业提升为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以此带动都市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怎样把南方“五朵金花”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北方的宾县,并使之生根繁衍呢?考察团成员们边考察,边讨论,以“它山之石”攻取自家之“玉”。
选点打样从二龙山景区实施突破
赴川考察团返回宾县没几天,县委、县政府就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确立了立足现有旅游产业基础,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突出旅游特色,打造旅游精品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并强调了新的旅游开发重点:抓紧新景区、新项目的开发力度,尽早启动“农家乐”休闲游,将二龙山景区的马家屯打造成龙江“乡村旅游第一村”,抢占开发乡村风情体验游的先机。
马家屯位于二龙山景区内,共有102户人家。便捷的交通条件、优美的景区环境、浓郁的乡村文化特色,使之成为宾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马旦曰告诉记者:宾县将以高站位的思考、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加紧对马家屯重新定位规划,挖掘和包装旅游亮点,最终将马家屯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乡村旅游名村。目标是,“将来人们只要提及龙江‘乡村特色游’,首选之地就是宾县马家屯。”
了解到,马家屯正在进行村屯给排水、道路、街道灯饰、公厕、休闲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一期工程预计投入800多万元,政府将给予财政拨款和部门专项资金共计300多万元的扶持,其余款项由马家屯村级积累和受益农户自筹,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打造精品,并最大程度地让马家屯的村民们获益。
“乡下有我三分田。”宾县旅游局长刘延文告诉记者,马家屯将推出“农田认种”、“家畜认养”等农情体验项目,吸引城市游客到农家感受田园生活。“农家乐”的规划布局,将设有风味餐饮、农家别墅、手工作坊、播种采摘园等接待和服务功能区;在操作模式上,组建农民为主体的旅游公司,商业化运营;建设进度上,抢抓旅游黄金周时机,力争“十一”前开门迎宾。取得经验后,将适度扩张,错位发展。
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思路
宾县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一直以来“有点没线,有线没面”,旅游业没有形成产业化大气候。
宾县将着力在打造旅游品牌、壮大旅游产业、增加旅游消费等方面下功夫,将以二龙山为龙头,充分整合县内的宾西经济开发区新兴工业游、香炉山自然体验游、长寿山滑雪游、航电枢纽景观游、北满分局遗址红色游,形成点、线、面关连互补的大旅游格局。同时,修订旅游产业规划,把旅游开发、旅游消费、旅游地产统筹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化的赢利模式。在此基础上,宾县还要按照特色化发展的思路,设计好诸如马家屯“乡村风情游”等“一日游”、“二日游”和适宜分时度假的丰富的旅游产品,给游客多样化选择。
据悉,宾县已同哈尔滨市道外区合作,设计了“区县连游”新线路,近日将组团试游,调整后纳入哈尔滨旅游重点推介项目。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