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 创新活动载体 加强作风建设
海林市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加快振兴崛起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把“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主题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自身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有机结合起来,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创新载体,正党风、树政风、带民风,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4月末,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69亿元,增长40.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10.5亿元,增长4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64亿元,增长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8亿元,增长20.5%。
我们坚持一年一个主题,连续三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今年是“作风加强年”,主题是打造“执行力文化”。通过创造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中大兴解放思想之风、求真务实之风、亲民为民之风和廉洁从政之风。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把“应危机,抓投入、保稳定、促跨越”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坚持在推进跨越发展中,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用作风建设助推跨越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发动干部群众进一步创新招商举措,做实招商载体,拓宽招商领域,营造浓厚的全民招商氛围。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和园区“双升级”。在城市升级上,坚持以“五城同创”为载体,强力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安居“五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北方生态明珠城。今年计划投入13亿元,加快城市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特色化开发城边村屯,加快城市规模、特色风格、配套功能与牡丹江城区进行全面对接。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理念,以“一区四带”为牵动,加快海南乡和海长线沿线村屯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由点向面提升。按照“建强中心村,扶持薄弱村,改造城中村,缩减自然村,撤并小型村”的要求,在全市设立了海林镇、柴河镇、横道镇等4个重点镇、30个示范村,加大在规划、政策、资金方面的倾斜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形成与中心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一是办实事。
今年采取政府投入、向上争取、单位自筹、义务共建等方式,筹资2.5亿元,启动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购买公益岗位、配发廉租房等20件利民实事,使民生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民利得到了进一步维护。二是畅民意。
通过开展“万人献策”、“百日调研”,畅通行风热线、市委书记大接访等活动,进一步畅通群众合理诉求渠道。
坚持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举全市之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把海林打造成“投资热土”和“创业特区”。一是提高服务效率。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围绕“亲民、亲企、亲商”这条主线,加快审批节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全面改进服务方式。三是创建平安环境。以平安镇、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启动城市重点区域和道路监控系统建设,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防火安全、食品安全、水上安全、交通安全等检查力度,加大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创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我们坚持一年一个主题,连续三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今年是“作风加强年”,主题是打造“执行力文化”。通过创造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中大兴解放思想之风、求真务实之风、亲民为民之风和廉洁从政之风。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把“应危机,抓投入、保稳定、促跨越”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坚持在推进跨越发展中,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用作风建设助推跨越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发动干部群众进一步创新招商举措,做实招商载体,拓宽招商领域,营造浓厚的全民招商氛围。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和园区“双升级”。在城市升级上,坚持以“五城同创”为载体,强力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安居“五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北方生态明珠城。今年计划投入13亿元,加快城市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特色化开发城边村屯,加快城市规模、特色风格、配套功能与牡丹江城区进行全面对接。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理念,以“一区四带”为牵动,加快海南乡和海长线沿线村屯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由点向面提升。按照“建强中心村,扶持薄弱村,改造城中村,缩减自然村,撤并小型村”的要求,在全市设立了海林镇、柴河镇、横道镇等4个重点镇、30个示范村,加大在规划、政策、资金方面的倾斜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形成与中心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一是办实事。
今年采取政府投入、向上争取、单位自筹、义务共建等方式,筹资2.5亿元,启动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购买公益岗位、配发廉租房等20件利民实事,使民生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民利得到了进一步维护。二是畅民意。
通过开展“万人献策”、“百日调研”,畅通行风热线、市委书记大接访等活动,进一步畅通群众合理诉求渠道。
坚持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举全市之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把海林打造成“投资热土”和“创业特区”。一是提高服务效率。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围绕“亲民、亲企、亲商”这条主线,加快审批节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全面改进服务方式。三是创建平安环境。以平安镇、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启动城市重点区域和道路监控系统建设,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防火安全、食品安全、水上安全、交通安全等检查力度,加大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创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