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黑龙江财政新闻联播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精品提升粮食产能

  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秋季仅用30人就耕种了以往近千人劳作的5万亩耕地,其他人按承包地面积获得了多于自己种地的收成,并腾出精力干起了养殖、加工等,还有人进城务工。目前,该村年人均收入已达5200元,豆制品、豆油、面粉、木材等加工业发展兴旺,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白色路面,已经建成30多栋别墅式的农宅,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都已入户,村集体为全体村民承担社保、合作医疗保险、义务教育费用……

  这样的变化,在我省今年启动的1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并不鲜见。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不仅对财政支农新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对推进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巩固全国“粮仓”的基础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亮点一:高起点规划

  根据旱作农业区和水田区的生产特点,我省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发展基础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的产粮大县开展试点建设。旱作农业区选择富锦市、让胡路区等11个县(市、区)进行试点,各示范区耕地集中连片经营规模均在4万亩以上;水田区选择北林区5个相互毗邻的乡镇开展优质水稻试点项目建设,示范区集中面积达到15万亩。这些示范区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集成国际领先的农业科技,走大型化、高科技、节约型、可持续发展路子。在水利工程、农机工程建设上全面应用和引进国际尖端科技和装备,并全面施用先进农业集成技术,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围绕提升生产标准化、促进规模化,统筹推进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信息化,力求功能配套,发挥倍增效应。同时,注重统筹规划,综合配套。在示范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省进行了综合配套包括:节水灌溉工程、抗旱水源井、沟渠桥涵等给排水设施;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防风林带建设,在相关区域内实施江河和黑土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而且优化了示范区内畜牧养殖结构,突出奶牛、生猪、肉牛三大主导品种,发展专业养殖大户、现代化饲养场和规范化饲养小区,搞好动物疫病防控。

  亮点二:高水平推进

  我省把整合资金、创新体制机制工作作为示范区建设头等大事来抓。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改、重点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在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投入1.5亿元基础上,截至目前,围绕示范区建设项目,我省已整合资金超过3亿元。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省级财政还将继续整合测土配方施肥、良种化工程、科技推广等专项资金向项目区倾斜。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区广大农民和龙头企业也积极向示范区建设投入。据统计,目前12个示范区自筹资金总量已达3.5亿元。

  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示范区重点引导了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机合作社和种田大户,充分发挥资金和技术实力,整合土地,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目前,11个旱田示范区近50万亩耕地已通过入股、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在秋季生产中实现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在管理体制上,12个示范区均组建了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确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管理体制。在经营机制上,全面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转第四版)

  在生产组织上,全面推行了“六统一”生产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耕作、统一指导、统一收获、统一销售,通过大户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企业推动等方法,探索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新机制。

  亮点三:高标准建设

  围绕提高示范区粮食产能,高标准抓好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中,我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工程。

  示范区建设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载体,配备了世界领先的农机装备,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为各项先进农艺措施的深入推广创造条件。12个示范区的19个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共投入资金2.01亿元,配备了进口大型农机装备92台(套),均为195~485马力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装备卫星定位遥控智能化计算机辅助处理系统,并辅助配置了597台(套)国产设备,今年已全部投入秋季生产作业。在今秋规模连片收获和整地作业中,共完成机械联合收获面积38万亩,标准化深松整地44万亩,实现了打破犁底层,深度超过了35厘米,并达到了待播状态。同时,各示范区积极推进综合配套建设项目,包括田林路沟渠综合推进、灌溉水利工程建设等,完成了对示范区所涉及35个村农田林带、水利、机耕道路、桥涵等农田基本建设和乡村公路、泥草房改造、沼气池、养殖小区、自来水、村卫生室和活动室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制定了全面规划且大部分已经开工建设。目前,水田区水利工程建设已完成大半。

  今年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在旱田区以实施高标准深松整地为主体,实行以深松、免耕、浅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推行连片深松整地和复式作业。全省秋整地深松补贴资金重点向示范区倾斜,实行全覆盖补贴推进政策。12个示范区全面实施了农业标准化,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增产技术综合配套组装,实施模式化和规范化栽培,为节能降本实现高效益打下坚实基础。(编辑:胡胜波)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