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抓住工作重点“六型”机关建设取得实效
近两年来,元氏县财政局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把“六型”机关建设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财政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保障。
一、抓学习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财政事业要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干部队伍。我局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着力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组织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科学理财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强化财政理论业务培训。把网络教育培训作为提高财政干部基本素质的基础平台,制定了《网络教育培训考核办法》,为各科室配备了音箱,并要求每名财政干部每周至少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学习笔记,每半年组织一次业务考试,将学习考试结果存档,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改变过去单纯读报纸、学文件的作法,实行讲课制度,即年初由科室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选择一个课题,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撰写授课教案,授课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使每个干部得到充分锻炼机会,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起财政管理的长效机制
用制度来管人,按制度办事,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六型"机关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强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建设。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面加强局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建设,重点修订了《财政局工作规则》,对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民主决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程序,提高了决策效率,促进了机关和谐、高效运转。二是加强财政业务制度建设。制定了部门预算管理办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办法、政府采购工作办法、投资评审业务流程等业务制度42项,初步建立了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决算,从财政资金申请到拨付、监督、使用效果评价等涵盖全部财政工作管理体系。三是加强机关管理制度建设。结合作风建设的实际,对完善了限时服务制、首问首办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等政务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综合管理三大类15项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机关管理进一步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轨道。
三、加强基础工作,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
实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六型”机关建设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基础工作是保障。为此,一是细化工作台帐。每个科室对自己所承担的职能进行梳理,详细登记履行职能需要掌握的各项信息,为财政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资料,目前已建成台帐23项。二是坚持日志和周例会制度。班子成员及每个科室将每天的工作动态记入工作日志,每周一小结,主管局长在班子例会上进行通报,便于领导班子随时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督导和协调,形成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工作格局,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深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照“三定”方案,对各工作岗位行使的行政权力逐一进行清理,最后确定107项,并分项编制工作流程图,实现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全程监控。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