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河北财政新闻联播

滦县多措并举强化培训促就业

今年以来,滦县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为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目前,拨付 “四项补贴资金207万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80个,187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安置“4050”人员401人,就业再就业培训132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135人,接收大中专技校毕业生320人,280人落实了就业岗位。

 一、整合资源,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变过去的单一基地办学方式为学校+基地联姻,通过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明确各自职责,使培训设施、场地、师资得到全面保障。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培训。依托世纪之星家嫂等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

 二、创新模式,在培训服务上下功夫。一是积极探索实施各镇组织生源+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的培训模式,解决培训基地过于集中导致生源组织难的问题。二是开展免费送技能下乡活动,本着贴近农村,服务农民的培训理念,将培训学校搬到农村,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先后在响堂镇岩山新村和小闫营村举办商务办公、电脑培训8期,举办计算机基础培训2期,利用夜班增设会计、电气焊、特殊工种等培训,参训人数近千人,使农民在家门口轻松获得实用的技能,为农民就业开辟了新途径。

 三、讲求实效,在质量监管上下功夫。为使学员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岗”,从健全制度入手,加强培训质量监管。一是加强训前监管,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项目论证会制度,财政、劳动、物价、教育和涉及专业的有关人员组成评审组,实行公开评审,确保培训质量,增强培训项目的实用性。二是加强训中监管,实施定期不定期检查制度,有效避免培训工作中的走过场和虎头蛇尾等现象。三是强化训后监管,实施应知应会考试制度,并将其合格率与培训补贴紧密挂钩,让受训人员学得实、用得上、干得好

四、对接市场,在订单式培训上下功夫。按照就业准入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通过落实培训项目——与企业签订订单——组织培训” 这一程序,开展订单式培训,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达到有效匹配,走上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培训的良性循环轨道。 本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培训思路,大力开展诚信办学,在重承诺、重信用上狠下功夫,确保学员在校期间成人成才,打造了滦州矿工、电气焊、家政服务等知名品牌,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成功对接,为下岗失业人员开辟了再就业的绿色通道

五、全程监控,在资金管理上下功夫。在对再就业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的同时,实行对培训过程的全程监控。即:培训前报计划;开学时现场点名并核查相关证明;培训中不定期点名抽查;培训结束时现场监督考核、审核培训资料,并根据培训合格情况和被培训人员再就业情况给予培训机构补贴,从而建立起培训、就业、跟踪管理三位一体模式,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