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河北财政新闻联播

平泉县财政局六字做足服务企业文章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异常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平泉县财政局着力围绕保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这条主线,潜心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做好放、调、扶、补、予、建六字文章,促进企业多拉快跑。
——放大财政资金投资功效。平泉县财政局在把项目前期费列入财政预算,有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平泉的同时,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实现由侧重直接的资金投入向侧重政策引导转变,变直接投入为充实资本金以及补助、贴息等杠杆引导式投入,发挥财政资金以少带多的调控作用。该县财政投资4226万元,组建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和农业龙头企业担保中心,充实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成立扶贫基金会,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1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09年该县财政又为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资扩股2702万元,担保能力达到1.5亿元以上,已为12家企业贷款担保资金6000余万元,实现了担保机构的规模化经营,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讲求绩效调整存款流向。平泉县财政局于2009年制定实施了新增财政性资金奖励性存储政策,对新增财政性存款在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间的存储,实行奖励性分配存储。即根据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平泉贷款增长情况的排名情况,将新增财政性存款优先存储到对企业发展支持大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引导和促进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截至目前,该局已将5000万元间歇性财政资金,按照对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分存给县信用联社、商业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实现了银企互促共赢

——财政倾力扶持产业聚集。一方面,平泉县财政局立足扶持企业发展和着力培植财源的目标,强力推进红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建设,着力打造新的县域经济增长极。2009年县财政安排专项基金200万元,规模逐年扩大,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资本金投入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聚集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骨干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贴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功能引导作用,重点向产业聚集区倾斜各类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专项引导资金、应用研究开发资金、创新基金等。同时,县财政拨付47万元,专项用于该县商贸流通十强企业承德燕塞商贸有限公司污水治理工程,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的局面,促进了节能减排。

——补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除享受国家和省支持地方的减免税收政策外,企业建成投产后5年内,在现有财政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对相当于超基数新增的地方税收和共享税收属县级财政留成部分的50%部分,优先安排用于聚集区内土地治理、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税收给予专项支持。凡在本县产业聚集区内投资的生产性企业和聚集区内原有企业进行扩能改造所形成的新增税收,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即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0万元至1亿元的一般性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前三年按相当于企业所得税入库额地方留成部分的100%部分,安排支持企业发展,第4年至第5年按相当于企业所得税入库额地方留成部分的50%部分,安排支持企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一般性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前三年按相当于企业所得税入库额地方留成部分的100%部分,安排支持企业发展,第4年至第8年按相当于企业所得税入库额地方留成部分的50%部分,安排支持企业发展。

——建企业信息数据库。为全面掌握企业信息,有的放矢地支持企业发展,平泉县财政局为全县200多家企业建立了信息数据库。该信息数据库按照企业所在区域和从事行业等进行分类,将企业名称、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联系电话、企业代码、行政隶属关系、所属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经营范围、职工人数、企业所在地址、邮政编码、开业时间等25项信息和主要经济指标、生产能力、生产情况、实现利税以及产品知名度等信息录入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对外宣传、展示风采的平台,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该局依托企业信息数据库资料,积极帮助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整营销策略,缩短生产周期,广泛开拓市场,确保企业持续经营。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