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财政局:2009年工作要点
(一)支持经济发展,壮大财源基础,增强财政发展后劲
进一步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整合各类财政资金,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形成支持经济发展的合力;全面推进“一主三次”城市发展,加快实施“工业西进”战略,培育新的增长极,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强担保实力,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用好企业改革和发展资金、三大支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巩固主体财源,培植新兴财源。
(二)大力增收节支,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依法治税管费,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严格按预算控制一般性支出,制止铺张浪费行为,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科学安排、合理调度财政资金,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确保扩大内需的各项建设资金和“三农”、教育、科技、卫生、社保、节能减排等重点支出及时足额拨付,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重点事业发展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综合运用贴息、补助、奖励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拓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认真落实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支持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级实现新农合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努力实现城镇全覆盖。
(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和谐保定
落实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政策。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和省市政府批准的提高津贴、补贴标准,促进分配公平。
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发放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补差标准,积极推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推进全民创业,确保各项促进就业的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加大对城镇建设和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好各级财税支持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围绕促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程建设,科学统筹使用土地出让金、城建税和配套费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带动社会投资。
(五)推进改革创新,强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落实好新一轮激励性财政体制的同时,科学划分市、县、乡支出责任,努力构建各级政府间支出责任明确、收入划分合理、转移支付规范的财政体制,促进县域经济科学、提速、和谐发展。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项目库建设,市级专项项目预算实行“先入项目库再列预算”,加强对预算项目的筛选和论证,提高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支付范围,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按省厅部署,择机启动财政、税务、人行国库与商业银行联网工程建设,初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推进各项改革,逐步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完成省下达的年度改革目标。
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规范采购程序,树立公开、公正、透明、廉洁、诚信、高效的政府采购形象。
深化监督机制改革。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机制,继续推行向市政府重点资金管理部门派驻财政监察员试点,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以创建“六型”机关为总抓手,深入推进财政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业务理论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制度约束,推进源头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扎实开展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试点。继续加强效能建设,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巩固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