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龙里县严格借用还管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近年来,贵州省龙里县坚持“借、用、还、管”一体化原则,加强政府性债务资金管理,实施统借统还,规范资金运作,建立稳定的还款机制,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主要做法:
一、严格“借”,加强成本控制
一是实行举债审批制度。严格规范举债行为,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由县发改局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融资计划,县财政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重点对偿债主体、偿债能力、偿债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审查,报县财政资金管理委员会审批后组织融资。二是降低政府举债成本。根据银行当年可贷款项目情况,选择贷款利率最低、贷款手续费用最少、资金到位最及时的银行进行贷款。如谷脚镇岩后村土地整治项目融资,选择向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以人行基准利率6.15%贷款2.8亿元,比在商业银行贷款节约利息1550万元。三是全程加强监管审计。通过招标方式选择BT,代建等直接融资项目投资主体,明确监理公司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管,审计部门对项目全程跟踪审计。2013年,通过施工图预算审核项目74个,审减金额8627.2万元。
二、严格“用”,加强资金监管
一是加强资金用途管理。坚持“谁使用、谁偿还,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政府性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和非举借债务项目建设。目前,全县政府性债务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发展、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农林水利建设等。二是加强跟踪问效管理。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债务报表月报、季报和年报台账。严格执行《龙里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强化财政支出责任,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资金管理。按照“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方式,对各个贷款项目开设政府性债务项目专户。资金使用时,严格按照申请、备案、反馈等程序进行。四是加强直接融资项目管理。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合同协议,提出用款申请报经县政府审核同意后,由财政部门根据经费报告和项目审计决定书、项目施工合同、项目竣工合同等文件核拨。
三、严格“还”,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强化偿债预算管理。按照“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要求,把全县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集中全县财政收入,统筹安排各项支出。由县财政建立偿债准备金专户,按计划将偿债资金存入专户进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确保按时还债。二是盘活土地资产用于还债。积极实施土地收储,通过土地收益增值,有效保障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偿还。目前,全县收储土地11.63万亩,预计净收益可达84亿元。土地出让产生的净收益主要用于指定项目和偿还债务。三是发展园区经济增强还债能力。利用出租厂房、土地政策优惠等措施,引进一批规模企业入驻。同时,将国有资产出租收入纳入财政统一管理,增加财政收入。2013年,龙里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完成税收5.74亿元,占当年县财政总收入10.29亿元的55.78%。四是以项目收益偿还项目贷款。采取建设——经营——移交的方式融资建设,将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收益用于归还项目建设资金。
四、严格“管”,加强风险监控
一是实行风险动态管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财务)收入状况、债务风险等情况综合测定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进行债务控制,严格要求债务风险不得超过警戒线。二是制定龙里县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和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偿债准备金制度。强化融资平台管理,定期清理整合政府资金、资产、资源,注入优质资源、经营性资产等,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最高不得超过80%。三是强化偿债准备金管理,财政部门根据政府性债务收支预算,原则上按上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的一定比例安排偿债准备金,以应对债务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28日